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树(Camellia sinensis)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并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茶园土壤在我国农用土壤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特别是南方地区。种植茶树会导致土壤酸化,并且种植年限越长,土壤酸化程度越严重。虽然酸性环境有利于茶树生长,但过低的土壤pH也会对茶树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研究茶树酸化土壤的机制对于茶园土壤管理以及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基于此,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四方面工作:1、通过水培试验和自动电位滴定方法研究了营养液中主要阳离子对茶树根系释放质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阳离子浓度的升高,茶树根系释放了更多的质子,这意味茶树在生长过程中吸收了大量阳离子,为维持体内电荷平衡,根系释放质子。恒pH条件下的质子释放量显著高于非恒pH条件下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建立多元回归方程,筛选出对茶树根系质子释放量有显著作用的阳离子为Al3+和NH4+。2、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结合恒pH自动电位滴定系统研究铝对茶树根系释放质子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对铝的吸收量和根系质子释放量在初始pH4.5时高于初始pH5.0和pH4.0处理,并且均随着铝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相同初始pH时,茶树在恒pH条件下根系释放质子的数量要比非恒pH条件下的更多。铵存在条件下促进了茶树根系的质子释放。3、通过水培和根际pH表征实验研究铝对茶树根际释放质子、质膜H+-ATPase水解活性以及对阴阳离子吸收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铝处理后的茶树根际比未经铝处理释放了更多的质子;质膜H+-ATPase水解活性随着处理铝浓度的升高而提高,说明茶树根系释放质子与质膜H+-ATPase水解活性有关。茶树在不同铝浓度(0,0.05 mmol L-1和0.25 mmol L-1)pH为4.5的溶液中培养7天后,均对阳离子产生了过量吸收,并且随着铝浓度的升高对过量阳离子的吸收量也在增加。研究结果表明,铝促进了质膜H+-ATPase水解活性和阳离子的过量吸收,从而导致更多质子的释放。4、利用水培试验结合恒pH自动电位滴定系统研究恒定pH条件下铵态氮、硝态氮及其混合液对茶树根系释放质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供应量相同情况下,纯铵态氮处理茶树根系释放质子的量最多,其次为铵/硝比为1:1处理,在纯硝态氮处理中,茶树根系释放羟基。随着铵初始浓度的增加,茶树根系释放质子数量增加,且茶树根系的质子释放量与其对铵态氮的吸收量呈显著正相关。在pH4.5至5.5范围内,茶树根系在初始pH5.0时质子释放量最大,其次是初始pH4.5的处理,在pH5.5时茶树根系的质子释放量最少。用硝酸铵溶液培养实验验证了茶树的喜铵特性,发现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茶树对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吸收量均增加,且质子释放量也有相同趋势,但在整个培养期内茶树对铵态氮的吸收量均高于对硝态氮的吸收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