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步入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时期,而人类建设城市的各项活动都需要在特定的土地上进行,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城市经济的加速发展对城市土地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城市土地的供给和利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而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日益减少的基本国情,要求我们必须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之路。 城市土地资源具有明显的资产特性,属于经济资源,需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其最优利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用经济学的语言来描述,就是研究城市土地的投入与产出关系,研究在单位面积城市土地上所能获得的最大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 国内外学者对土地集约利用做了相关研究,其中,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是研究土地集约利用的一个重要理论之一。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有三点重要启示:一是如果不超过最高投入点,在单位面积土地上不断增加劳动、资金和其他生产要素,土地产出是逐渐增加的;二是如果超过最高投入点,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不变的情况下,土地产出的速度是呈递减趋势的;三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利用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国内学者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和内涵等方面做了深入研究,认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是:以符合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相关法规为导向,通过增加对土地的投入,不断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种开发经营模式,目的在于挖掘土地使用潜力,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在定量研究方面,主要是研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宏观评价、中观评价和微观评价。在评价方面,对于评价指标的选取以及合理值的确定方面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武汉市近20年的发展相对于沿海等城市,比较缓慢,目前,中央政府提出了“中部崛起”战略,武汉市正借中部崛起之风,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如何运营城市土地这块法宝,来促进城市的发展,显得至关重要。如何通过更经济合理的投入来获得更多的产出,是研究的重要问题,因此,在此形势下,研究武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问题有重要意义。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运用部分,首先是经济学最优理论的阐述,阐述了帕累托最优理论、要素替代效应和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模型,然后运用帕累托最优理论的两要素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来分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力是城市土地价格;运用要素替代原理来分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手段是土地置换;然后分析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经营机制,即市场配置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来运营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