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社会,旅游业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新兴产业之一,由于其特殊的产业属性,许多国家和地区把旅游业列为支柱产业。旅游产业涉及面广,旅游业的发展能带动相关的交通运输业、住宿和餐饮业、零售业等的发展,并且给区域带来可观的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增加就业机会,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等。 本文采用变异系数、标准差、加权变异系数、旅游平衡经济指数等指标对辽宁省旅游的区域差异,以及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具体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几组指标的对比分析,得出辽宁省旅游业近年来在平衡区域经济差距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在丹东、葫芦岛等一些经济水平较为落后的地区,旅游业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有力的缩小了与一些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虽然近年来各地区在GDP等指标水平上的绝对差异逐年变大,但是相对差距在不断减小。区域经济格局在向着一个良性的方向发展。 除此之外,本文从从产业结构、城乡差异和要素禀赋等方面分析了影响辽宁省区域经济差距的可能性因素。辽宁省的产业结构地区差异大,朝阳、铁岭、阜新等几个城市在第三产业比重、城镇人均收入方面都较为落后。在分析旅游业的地区影响力差异方面,通过对地区的旅游业贡献率、创汇能力、对经济的拉动率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得出,辽宁省旅游业对丹东、葫芦岛这几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带动作用,国内旅游业收入保持着高增长率,某些年份甚至高于大连、沈阳等发达地区,有力地缩小了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