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现行的《美术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有这样的表述:“体验美术活动的兴趣”“发展美术实践能力”等①,这充分体现了现行美术课程实施的一个重点,通过学习制作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兴趣。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中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占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其中激发学生兴趣并把这一兴趣的情感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是新课改对美术课程实施的一个基本要求。中学美术课堂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不少学校已经由不重视美术课程逐渐转入开始上美术课程,但是美术课堂质量一般,根本达不到美术学习的正常化进行及新课标对美术课堂质量的要求。美术的课程学习和课堂状态并没有达到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其实美术教育作为全面素质发展所要求的一方面,它具有潜在的教育功能和能力,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够使受教育者在各个方面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也能够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全方面的高素质人才。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才能通过中学美术课堂教育来完善和实现中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就必须要求中学美术课堂的质量不断提高,在进行美术教育过程中进行不断地优化设计和完善课堂教学。就要一直坚持《新课改纲要》与《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在实施义务阶段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美术教育及学生学习美术的内在潜力是不可估量的。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能力和潜在的素质是很强大的,他们的潜质会在不同程度上获得一定的激发和挖掘。学生的兴趣点被点燃了,学生学习美术的能力会逐渐提高。中学美术教学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人本”教学出发,通过教师对美术教育的感性认知和理性方面的分析,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利用和设计,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针对不同的年龄和不同年级的学生,依据不相同的课程类型制定出详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在美术课堂实践中进行实践。笔者针对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进行创新设计和实验研究,如何提高中学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如何改善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优化性和有效性。其中对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很多。但是怎样利用有效的资源使学生产生一定的美术兴趣。本文主要以课程资源为主要研究因素,课程教学设计为辅,美术社团教育活动为美术课堂做后盾。展开的社团课堂联合教学的实验研究,根据笔者在中学美术的教学经验积累,及美术社团活动对美术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及后备力量作用。并通过一系列教学案例增加中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提高笔者就职的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