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教学资源的应用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影响 ——以《细胞的光合作用》为例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tacohe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探究应用AR教学资源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影响,以“细胞的光合作用”为例在贵阳市某中学展开研究活动,围绕以下四个主题开展研究:(1)利用课后作业和平时测试反馈确定平行班级;(2)选用优质AR教学资源完成探究实验;(3)制定并发放《AR教学资源体验调查问卷》以及《科学探究素养水平测试卷》;(4)分析实践调查所得数据,总结论文研究结果。选择贵阳市某中学两个平行班级作为论文研究的主体,针对“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的探究实验主题,分别在实验班和对照班利用不同的教学资源展开研究。选取NOBOOK平台生物虚拟实验室中关于本章节的AR教学资源在实验班进行授课,实验班学生自主操作AR教学资源,展开虚拟实验准备活动,操控虚拟世界光照强弱,观察生成的虚拟实验现象并由学生当堂总结实验设计思路。对照班采用传统的口头阐述结合实验图片资源对本章节内容进行授课,同样由学生当堂总结实验设计思路,比较两个班对于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课后向实验班发放《AR教学资源使用体验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对AR教学资源的认可度,同时向实验班和对照班发放《科学探究素养水平测试卷》,比较两个班应用不同的教学资源后是否在科学探究素养水平中出现了显著差异。调查问卷从三个方面对AR工具使用体验进行概述,分别是AR工具的使用体验,AR工具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的影响,应用AR教学资源过程中学生能够感知到的学习。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班绝大部分学生认为AR教学资源操作简单,展现形式比较新颖独特,可以增强他们对高中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AR教学资源的强交互性能够牢牢抓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强烈积极性,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科学探究素养水平评价试卷结果分析显示,AR教学资源的利用能够提升高三实验班学生较高层次的科学探究素养,对于中低层次的科学探究素养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其中,实验班和对照班在第四水平的科学探究素养中存在的差异较大,利用spss22分析数据,结果显示利用AR教学资源学习和提升学生科学探究素养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关系,可以得出结论:学生通过AR教学资源学习可以提高科学探究素养水平。
其他文献
在初中数学中,先学几何后学三角的安排有三个遗憾:一是辛苦了几何;二是委屈了三角;三是冷落了代数。本文在小学数学知识的基础上重建三角,即用单位菱形面积定义正弦,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出正弦定理。从三角的发展引出代数工具并探索几何,把代数、几何和三角联系起来,这样做可以弥补上面的三个遗憾。本文设计了“重建三角”之正弦定理在平面几何的教学设计,分析并阐述了它的理论价值、应用实例和应用价值,并进行教学实验研究。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逐渐显著。如何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当今中学教师的一种共识。然而,结合目前文献的搜集整理与教学的实际情况,研究者发现,当前高中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大量的学生参与程度偏低的现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合适且有效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参与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顺应教育潮流。基于情知教学、建构主义学习、人
近年来,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时代背景下,问题情境教学备受数学教师的关注和重视,因此,开展高中数学经验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关于问题情境教学认知的比较研究,有助于了解教师问题情境教学认知的基本状况,同时发现教师问题情境教学认知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无疑,这对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师教学认知,促进新手型数学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基于此,本文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式,采取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课堂
学位
高校大学生处于人生中重要的心理发展转折期,该时期的他们看待世界的视角更加广阔且遇见的人与事也更多,其独特的人格在此时期快速发展,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虽然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要点,然而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氛围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频率仍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基于此,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势在必行。目前,音乐治疗
期刊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及“中国核心素养”的提出,我国教育的目的也从知识本位逐步转向核心素养。这意味着,生物学高考和其他各类考试将从注重知识的考查,逐步转向以检测学科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科学思维作为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之一,亦是检测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达成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客观分析和评价学生的科学思维达成现状对于深化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SOLO分类理论可以从学习结果在结构上的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生物学教材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插图作为生物学教材中许多生物信息最有效的承载体,它在为学生传递信息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与理解,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生命观,最终实现对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本研究以贵阳市12所高中的28名生物学教师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了解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插图重要性的情况。同时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学2004版(简称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教育,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但就目前生物STSE教育实施而言,生物STSE教育的实施现状并不理想。因此,对于探究帮助STSE教育落实的策略,还有待可进一步挖掘补充的地方。基于此,本研究开展了以下几部分具体研究:第一部分:通过文献整理,掌握国内外有关STSE教育研究现状,对STSE教学策略用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进行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强调对学生建模方法的掌握和运用。同时建构模型作为高中生物学新课标提倡的探究性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内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知识,让他们真正地融入到生物学实践环节中,还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创造以及合作交流能力。高中生物学作为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课程中较多知识内容比较微观或抽象,导致学生在理解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与科技的飞速发展,很多学校逐渐意识到学生只有通过自主学习,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并能有所建树,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很多一线教师及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题,许多教师不断的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积极探索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本研究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发现,在TFU教学模式中,学生需要通过启发性的议题和在教师指导下的理解活动建构知识,主动的完成理解目标,体现了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