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董事会反收购行为的合法性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hechas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敌意收购的发展,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的反收购行为已经屡见不鲜,然而我国有关反收购的立法是极为欠缺的,也没有审查董事会反收购行为合法性的司法制度,这就导致了围绕上市公司董事会反收购行为的合法性问题产生了很多分歧与争议。因此,建立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反收购行为合法性审查的法律制度,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反收购法律制度就是重要而紧迫的。 本文围绕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反收购行为合法性问题的研究展开,将董事会的反收购行为分为反收购的决策权和反收购具体措施两部分。在决策权部分,本文阐述了两大法系的相关理论,结合比较法进行探讨;在具体措施部分,则从立法层面考察其行为是否违反董事会的义务,以及在司法层面的审查中借鉴美国“商业判断规则”考察其行为是否损害目标公司及其股东利益。最后在结论中提出我国立法应明确上市公司董事会反收购的决策权,明确董事会反收购中的义务和责任以及在司法中引入合法性审查机制和上市公司股东司法救济制度的建议。
其他文献
地理标志是一项重要的知识产权,作为某种特定产品来源的标志是由原产地名称演变而来的。1883年《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最早对地理标志的保护做出规定,而后的《保护原产地名称
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过程中,在少数民族地区采用订单农业模式,可以使公司与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带动千家万户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化、集约化生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现阶段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并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定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理论的提出,不仅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中
保险合同是将各投保人利益连接在一起的载体。在保险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多种情况可能导致保险合同的解除,如果解除中不能公平保护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就可能侵害投保方或
一人公司最初是以一种事实上而非法律上的公司形态出现。1897年英国发生的萨洛姆诉萨洛姆有限责任公司案的最终判决标志着一人公司开始获得法律上的肯定。而率先以成文法的形
去年10月24日,全球首宗BT(P2P即点对点)软件非法发放电影节目诉讼案件,在港庭审裁定被告陈乃明侵权罪名成立。由此,P2P下载是否侵权也再度成为国内业界人士及亿万网民争论的焦点
在习作教学中,利用下水文引路,捕捉生活素材,进行周记积累,习作完成后,灵活地运用评价,不仅能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还能让学生体验到习作的快乐,营造轻松和谐的语文学习环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