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磁性纳米粒子的高载药量双重靶向药物传递系统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enting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磁性纳米粒子有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方便可调性、外加磁场可控性等,这些使得它们受到广泛关注并应用于在生物医药领域。本文针对靶向治疗肿瘤的需求,研究了基于磁性纳米粒子的高载药量双重靶向药物传递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采用共沉淀法及溶胶-凝胶法,设计制备了表面同时具有氨基R和羧基R’修饰的多功能化具有核-壳结构的磁性纳米粒子Fe3O4@SiO2@RR’(DMP)。研究表明,该纳米磁颗粒尺寸在40-60 nm,具有典型核-壳结构,分散性好,具有超顺磁性,适用性广。它可以连接上不同的生物活性分子(如治疗药物、荧光基团),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多个方面。二,采用含三个活性“手臂”的新型多功能试剂3-琥珀酰亚胺三氨基乙酸(TSAT),利用DMP纳米磁颗粒表面的一种功能基团将磁颗粒与抗肿瘤药物多柔比星(DOX)实现一对二的连接,有效将DOX装载到DMP上。在提高载药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纳米磁颗粒表面的另一种功能基团将纳米磁颗粒与c(RGDyK)多肽结合,合成了高载药量、磁-整合素ανβ3受体双重靶向药物传递系统R-TSAT-DMP。实验结果表明,R-TSAT-DMP有较好的分散性、稳定性、超顺磁性和高的药物装载量,其药物释放具有pH敏感性。与未经c(RGDyK)多肽修饰的TSAT-DMP相比,R-TSAT-DMP被表面整合素ανβ3阳性的U87MG肿瘤细胞摄取增强,对肿瘤细胞毒性更大。三,进一步设计采用含多个活性“手臂”的新型多功能试剂聚-L-谷氨酸(PLGA),将纳米磁颗粒与抗肿瘤药物DOX实现一对多的高效连接,使其载药量进一步显著提高。同时采用不同化学方法将c(RGDyK)多肽、转铁蛋白(Tf)等配体与纳米磁颗粒偶联,成功制备了一系列高载药量受体-磁双重靶向药物传递系统(R-PLGA-DMP,Tf-PLGA-DMP)。实验结果证明,R-PLGA-DMP和Tf-PLGA-DMP尺寸在80-90nm范围内,分散性好,粒径分布范围窄,具有超顺磁性和高载药量,并显示出独特的药物释放pH敏感性和靶向性。与未修饰c(RGDyK)多肽以及Tf的PLGA-DMP相比,R-PLGA-DMP和Tf-PLGA-DMP容易分别被整合素ανβ3阳性的U87MG肿瘤细胞和转铁蛋白受体(TfR)阳性的肿瘤细胞(宫颈恶性肿瘤细胞HeLa和人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K562)摄取,对肿瘤细胞显示出较强毒性。表明通过ανβ3受体以及TfR介导作用,R-PLGA-DMP和Tf-PLGA-DMP能够靶向输送到肿瘤细胞,实现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严格靶向给药的目标。以上研究为解决目前磁性纳米药物载体普遍存在的载药量低、靶向性不强等问题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为靶向定位治疗肿瘤的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技术基础。
其他文献
本试验建立了鸡饲料中地克珠利(DIC)含量检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采用乙腈提取饲料中的药物,经硅胶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超高效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UPLC—MS/MS)分
[目的]探讨经外周中心置管(PICC)常见并发症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观察记录170例肿瘤病人留置PICC管后出现的问题,总结原因及处理对策。[结果]170例病人中36例出现并发症,其余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犹太裔作家塞林格的代表作。主人公霍尔顿的精神流浪、边缘人形象、商业价值观和牺牲与救赎等特征隐性呈现了与犹太文化传统的联系,体现了塞林格对
在西藏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的东段 ,出露罗布莎蛇绿岩块和豆荚状铬铁矿床。从豆荚状铬铁矿石中查明 6 0~ 70种伴生矿物 ,其中包含FeO、Fe、FeSi、Si和SiO2 组合。根据超高压
目的:探讨运用PDCA循环降低住院患者口服药非安全发放的效果。方法:采用PDCA循环4个阶段、8个步骤对我院内科10个病区住院患者口服药非安全发放较多进行原因分析,运用鱼骨图分
本文介绍了SVPWM的基本原理,详细阐述了三相逆变器的SVPWM控制算法,建立了PSCAD/EMTDC仿真平台下基于SVPWM的逆变器控制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了SVPWM控制算法的
通过对农地灌溉、农业技术的推广、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3个方面的考察,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农业尤其是对农业产量的影响。
近十余年来的研究,在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的罗布莎蛇绿岩型铬铁矿中,发现可能来自深部(>300km深度)异常地幔矿物群。该矿物群中具有深部成因指示意义的矿物有:①呈斯石英
液化天然气(LNG)气化器是接收站气化系统的关键设备,介绍了SCV和ORV两种类型的LNG气化器及各自特点.阐述了国内外接收站工程设计标准规范中,关于气化器平面布置的原则和管道设
随着肝移植供体需求量的增加,一些以往不被采用的"边缘供体"开始应用于移植手术,这对器官保存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常温携氧灌注(NP)作为一种较理想的器官保存方式,其基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