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铁死亡在大鼠腹膜纤维化模型中的作用,为腹膜纤维化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购雄性SD大鼠20只,体重200±10g,在恒温(22±2)℃、恒湿(55±5)%、标准光照、自由饮食、饮水的条件下饲养3天,3天后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A、B、C、D四组开始进行实验,实验时间为4周。A组为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B组为模型组:接受4.25%葡萄糖腹膜透析液腹腔注射(100ml/kg),每天一次;C组为溶剂组:接受生理盐水稀释后的DMSO溶剂1ml腹腔注射,1小时后再接受4.25%葡萄糖腹膜透析液腹腔注射(100ml/kg),每天一次;D组为干预组:接受配制好的铁死亡抑制剂Fer-1溶液1ml腹腔注射(2.5umol/kg),1小时后再接受4.25%葡萄糖腹膜透析液腹腔注射(100ml/kg),每天一次;腹腔注射时行单侧腹部注射,尽量减少因操作导致的腹膜组织损伤,操作过程需谨慎,避免损伤大鼠腹腔脏器。连续4周实验结束后,留取大鼠壁层腹膜组织样本,部分放置在10%福尔马林中性缓冲液中,于室温保存用于后续切片染色实验,部分放置在-80℃冰箱冷冻保存,用于后续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本实验采用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壁层腹膜组织结构及形态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壁层腹膜组织上FN、E-cad、GPX4及SLC7A11的mRNA和蛋白表达。通过检测上述指标,从而比较A、B组间腹膜组织上FN、E-cad、GPX4及SLC7A1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比较B、D组间及B、C组间腹膜组织上FN、E-cad的mRNA表达水平,探讨铁死亡在大鼠腹膜纤维化模型中的作用。结果:1.B组与A组相比,光镜下可见大鼠壁层腹膜组织明显增厚,间皮下胶原纤维沉积增多,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新生血管形成,大鼠腹膜组织上E-cad、GPX4及SLC7A1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F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B、C组光镜下可见大鼠壁层腹膜组织增厚,间皮细胞形态变化,间质下胶原纤维沉积,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新生血管形成,B、C组大鼠腹膜组织上FN及mRNA表达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D组与B组相比,光镜下可见腹膜组织增厚减轻,胶原纤维、炎性细胞及新生血管均减少,大鼠腹膜组织上FN mRNA表达减少,E-cad mRNA表达增加,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采用4.25%葡萄糖腹膜透析液能成功构建大鼠腹膜纤维化模型;2.铁死亡的关键调控基因GPX4、SLC7A11在大鼠腹膜纤维化组织中表达降低;3.利用铁死亡抑制剂Fer-1能抑制大鼠腹膜纤维化的进展,提示铁死亡在大鼠腹膜纤维化中具有潜在作用,干预铁死亡可能为腹膜纤维化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