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孔径分布分形表征与其吸附性能之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ymahoo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性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丰富的孔结构、较强的吸附性能等优良性质,广泛的应用于染料废水的处理中。影响活性炭吸附性能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孔结构,如比表面积、孔径大小和孔分布等。通常情况下,活性炭的吸附量与其比表面积成正比关系;二是表面化学结构,如表面官能团的种类及含量等。活性炭的孔结构与制备原料密切相关,因此本文采用5种不同原料制备的活性炭作为吸附剂,考察活性炭孔结构与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之间的关系。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存在化学吸附,但对吸附性能影响很小,主要是物理吸附作用。采用FHH(Frenkel-Halsey-Hill)方程对活性炭孔隙表面进行分析,得到的表面分形维数(Ds)可以很好地表征孔隙表面的粗糙程度;利用分形理论对活性炭孔径分布进行分形表征,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得到孔径分布的分形维数(Dpsd),Dpsd可以定量地表征活性炭的孔径分布情况,并研究了Dpsd与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性能之间的关系;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GM(1,2)模型,此模型可预测活性炭的平衡吸附量。本论文所得的主要结论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不同原料制备的活性炭,孔结构、比表面积、孔容积都不同。由于亚甲基蓝的分子直径较大,活性炭对其吸附主要发生在中孔内,因此中孔含量高的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较好。(2)采用Lagergren一级吸附速率方程、Lagergren二级吸附速率方程和Weber-Morris方程对活性炭的吸附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更符合二级吸附速率方程,说明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过程的控制阶段是吸附反应阶段。(3)表面分形维数(Ds)可用来表征活性炭孔隙表面的粗糙程度,但表面分形维数值与比表面积、孔容积及吸附量并没有直接的相关性,只能粗略地表征活性炭的吸附性能。(4)孔径分布分形维数值(Dpsd)可很好地表征活性炭的孔径分布,活性炭的Dpsd越大,说明活性炭的中孔含量越高。Dpsd的变化规律与活性炭平衡吸附量及初始吸附速度的变化规律一致,说明Dpsd可以很好地表征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变化规律。(5)根据活性炭的粒度分布与其平衡吸附量的相关性,比较得出对活性炭平衡吸附量影响最大的粒径范围,进而建立活性炭的平衡吸附量与显著变量的灰色模型,模型的精度很高,对活性炭的平衡吸附量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首次对大肠杆菌生产重组人金属硫蛋白-Ⅲ(rhMT-Ⅲ)的高密度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从发酵培养基、控制溶氧量、补料方式、诱导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优化。最终在5 L发酵罐中,大
从光脉冲在光纤中传输演变所满足的基本方程出发,深入研究了超高斯光脉冲在普通单模光纤中的传输特性,理论分析了影响最窄脉冲宽度位置的不同因素,仿真得到了最窄脉冲宽度位置与
<正> 清代医家王士雄(1808~1867),字孟英,著有《归砚录》、《王氏医案》和,《霍乱论》等,其中对于诊治急症尤有丰富经验。今归纳、总结于下,俾有助于今后中医治疗急症工作的开
随着卷丹百合种植面积的扩大,卷丹百合叶部真菌性病害也越来越严重,尤其在2014年6~7月份,由于降水偏多,卷丹百合叶部病害大发生,6月中旬重病田卷丹百合枯死株率达50%~70%,部
<正>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浪潮波及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成为必然。早在1959年,爱德华·霍尔在《无声的语言》中就指出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的概
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友好型样品前处理技术,搅拌棒固相萃取(SBSE)集萃取、净化和富集为一体,已经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和生物分析等领域进行了广泛应用。本文结合作者所在研究小
协调工作是高校办公室基础性的工作,是办公室的一项基本职能。高校办公室协调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其协调内容分为工作协调和关系协调。为了充分发
<正> 对于病毒感染性发热,目前尚缺乏针对性强、作用显著的药物。临床中初步观察到单纯用中药达原饮治疗中医辨证为湿热郁遏的病毒感染性发热效果较好。现将资料比较完整的16
搅拌棒吸附萃取(SBSE)是继固相微萃取(SPME)之后的又一种无溶剂的用于痕量有机物分离和浓缩的技术,其萃取涂层体积大,具有灵敏度高、检出限低、重现性好、不使用有机溶剂等优点。适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居民个人的金融资产也已形成相当规模。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目前国内各家银行纷纷加快了拓展个人理财业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