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传承与道德教育:《了凡四训》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272206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袁黄是中国社会史、宗教史和家训史研究高度关注的人物,其著作《了凡四训》影响至今、蜚声海内外。《了凡四训》虽然是一部家训,但是其劝善之意已经超出了“小我之家”,更怀有佛家的“普度众生”精神。这部家训主体部分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通篇都在说明人可以掌握和改变自己的命运,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和践行。《了凡四训》主要围绕改过行善和道德修养的关系做了较为透彻的阐述,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提出“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立命观,强调命运是可以“立、破、改”的,道德修养既是手段也是追求的结果;其次,改过之举,从来不晚,倡导从“耻”、“畏”、“勇”的态度上升到“事”、“理”、“心”的境界;再次,积善方可得福,提出为善十纲,教人如何多行善举;最后,德要普众,以自我之德普及大众之德、社会之德、国家之德,才是道德教化的最高精义。通过挖掘《了凡四训》所展现思想的历史渊源,发现其批判继承了儒佛道三家的主体理论:第一,儒家的“修、齐、治、平”思想。袁黄将孟子及其“《诗》《书》所称,的为明训”的道理运用于人生实践当中,厘清了得与失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强调“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自我发展理论,认识到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道德修养改变自身命运,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抱负。第二,佛家的因果报应思想。袁黄本身就信奉护持佛教,与多位佛家僧人往来甚密,过着佛化生活,他笃信“即心即佛”、“因果报应”的佛教观念,并在《了凡四训》中大量引用了佛教经典、义理和修行方法,试图借助家族善恶报应之理来告诫世人约束自己的道德行为。第三,道家修身养性方法。在修道之初袁黄舍弃了道教中的宿命论,并没有舍弃道教本身,而是融汇神仙丹道和金丹道作为其著作《祈嗣真诠》的内容,显示了其家传医学与神仙金丹道之间的互鉴交融关系。由此彰显了博采众长、去粗取精和经世致用等道德传承规律。《了凡四训》不仅是明朝当世巨著,而且数百年来经久不衰,影响深远。袁氏后人开枝散叶,但是仍然秉持家族遗训,通过言传身教、率先垂范的家教方式严格恪守家训准则,实现对其家学思想的传承。同时,《了凡四训》对陈龙正、周汝登、曾国藩、印光法师、鲁迅和毛泽东等许多后世名人亦产生广泛影响。《了凡四训》已经成为中国古代道德训诫著作的典范,它弘扬奋进向上的立命观、改过观、积善观和谦德观,以及简单易行、不分阶层的践行方法,是上到党员干部,下到普通大众,都能做到的道德实践方式。由此彰显了简明易行、代际传承和跨文化传播等道德教化规律。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辨证使用中成药治疗普通感冒的必要性。方法:对照观察清开灵、穿琥宁治疗普通感冒的临床疗效,并对各中医证型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组风热证、暑湿证疗效均优于
怀素和张旭以大草而成为中国书法史上赫然耸起的两座高峰。怀素现今遗迹均为草书,其草书演变呈现起承转合四个阶段的明显特点。当时和后世之人多赞誉其翻腾恣肆、迅疾奔突的
多效降膜式蒸发器在新疆地区被广泛应用着,其工作原理问题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针对多效降膜式蒸发器的工作原理以及相关要点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根据在新疆地区的具体应用
目的:从多角度客观评价"通督调神针刺"优化方案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比较针刺治疗和康复治疗的疗效优劣,提出针灸优化方案。方法:脑中风恢复后期患者61例分为针刺组20例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法定节假日的增加,人们在具备了“有钱有闲”两个条件后,对旅游休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高星级酒店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在与合资高星级酒店进行正面竞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