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和爆发疫情时微博用户群体行为实证研究

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xctq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索公共突发事件期间民众在网络空间争相转发分享信息时表现出的群体性特征,以2012年发生的雅安地震、2013年发生的彝良地震、2009年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2013年爆发的甲型H7N9流感疫情和普通流感五个话题为社会背景,以参与谈论这些话题的微博用户为实证对象,从用户群体特征、信息流结构和信息扩散网络拓扑特征三个角度对6项用户个体属性、5类转发行为和11项社会网络拓扑参数进行了测量研究。  现有的微博数据采集方案在目标群体的选择和微博信息筛选范围的限定上都是随机确定的,而且采集系统的可用性对数据服务协议中的具体规则依赖很强。为完成指定时间段内特定事件的微博舆情数据采集任务,研制了内嵌网页爬取模块和新浪微博公共APIs的微博数据采集系统,并完成了上述五个公共事件对应的两份地震主题数据和三份疫情主题数据的采集工作。  基于网络数据集的实证研究其普适性并非完美无缺,因为个体行为和当时的社会上下文紧密相关,所以尽可能准确地描述数据内容就非常必要。为此,在对五份数据集的存储结构、数据规模和时空分布进行说明后,借鉴语义网络中描述本体的符号化思想,构建了一个包括用户、博文、转发行为、博文转发树四类实体对象的微博信息流形式化模型。借助该模型给出的符号体系,对测量内容及其求解过程进行了较为严格的形式化描述。  测量结果显示:(1)在日常情况下,微博信息的影响范围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但在发生地震或爆发疫情后,身处经济政治中心地区的用户会迅速活跃起来;粉丝数、好友数、博文转发数的频率分布均呈现幂率特性,而且“邓巴数字”断言在粉丝数和好友数频率分布中出现的分段特征得到了印证。(2)微博应用确实拉近了草根民众和公众人物间的距离,而且粉丝规模对吸引公众关注帮助很大,但人们极少转发粉丝发表的信息;从消息传播的角度看,除了粉丝群体以外,不存在任何社会关系的陌生用户间的信息转发行为同样很重要,尤其是发生地震后,陌生用户间的转发量可以占到总转发量的一半以上。据此推断,微博应用确实有交友功能,但信息分享功能对用户的吸引力更大。(3)活跃群体组成的信息扩散网络具备无标度和小世界特性,但用户间的组织性较为松散;权威用户群体重合度测量结果显示,相比传播的大众媒体,微博平台更像是坐拥海量粉丝的媒体人迅速抓住社交时代特性并用来引导舆论的新渠道。
其他文献
有效预测DNA二级结构是生物信息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基于DNA分子二级结构的结构稳定性和热力学稳定性,本文提出了一种预测DNA二级结构的算法。该算法改进了Nussinov算法,能
移动机器人是机器人研究领域的重要方面,如何在未知的非结构化环境里,寻找到一条从起始点到目标点的安全无碰撞的有效路径,属于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面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对以
进入90年代以来,工作流技术作为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领域的一个新的应用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工作效率等方面。然而,随着Internet上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传
机床制造业是我国传统的制造行业,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机床制造业必须提高自身的响应能力、创新能力和员工素质,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为了解决敏捷制造中应用交互问题
计算机硬件的发展正根据摩尔定律前进,宽带网络的应用条件日益成熟,计算机互联网上各类服务不断完善。流媒体技术作为计算机应用在宽带网络上的一项新兴技术,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
随着科学技术进入一个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时代,源于模拟某一自然现象或过程并且具有自组织、自学习、自适应等特征的神经网络、细胞自动机和进化计算等研
21世纪,计算机迈入了充满机遇的阶段一后PC时代,嵌入式系统已广泛地应用于信息家电、移动通信、手持信息设备以及工业控制等领域。由于嵌入式软件的特殊性,使得它的开发比传统应
互联网业务的种类和数量近几年来迅速增长,与此同时人们对网络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使网络性能达到最优是网络管理者和网络服务提供者都非常关心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数字信息已经成为人类最重要的资源。而表单是最常见的一种信息载体,如何将表单文档中的信息电子化、数字化,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表单图像版面分析
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各种单点登录系统的实现模型及其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适用于目前多种企业应用的单点登录系统模型。并对此系统的系统框架和具体流程进行了介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