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以来,高考就充当了我国选拔高等人才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它的作用不言而喻。和高考制度息息相关的高考题,其形式内容几经变化,一直是民众关注的热点。山东省是人才大省,考试大省,是率先获得自主命题权的省份之一。从2005年开始实行自主命题,至今已有九年历程,自主命题模式已日臻成熟,而山东文综自主命题是在2007年开始的,目前来说对山东省历史高考题的分析研究尽管不少,并且都有一定的研究成就,但是以论文的形式来具体分析高考题的文章还不多见,为弥补这方面的空白,笔者从本专业出发,以近五年历史高考题为蓝本,并结合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试图分析山东省高考题的变化趋势,为以后的高考命题者提供一个广阔的思路。上海是最早实行自主命题的地区,在自主命题方面比较成熟和完善,本文与上海高考历史试卷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比得出优点与不足,取长补短,以期山东省在自主命题的道路上走的更稳、更远。论文共分六个部分进行论述:绪论试图通过从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及主要内容、写作理念与方法四个方面,讨论了本文的写作意义与价值;第一章论述新课改前后山东省历史高考模式变革的过程,并通过和上海地区的高考模式的对比分析各自的优缺点。上海卷和山东卷的历史高考模式有所不同,山东高考模式由“3+X+1”变为“3+X”,但是基本形式没有变,文综满分也没有变化仍为750分;而上海高考模式采用的是“3+1+X”,计分标准也和山东卷有所不同。山东卷是文科大综合,政史地三科在一张试卷上,而上海卷是三科分开来考,文科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选择其中的一科来作答,并且上海历史卷要比山东历史卷满分多出50分,是上海对历史比较重视的一个体现。但是山东卷稳中求变,坚持地方特色也是一大亮点;第二章主要分析山东省历史高考命题的原则、过程和评价。试卷编制的原则有规范性、适度性、科学性、整体性等原则,了解高考命题的原则过程以及评价是对高考试题分析的一个基础,在此基础上才能对高考题有更深入的了解与分析;第三章主要阐述山东省历史高考试卷结构和题型的变化特征,以及与上海卷进行对比分析。对山东省高考试卷的结构和题型变化进行了详细分析,试卷结构形式保持稳定,满分相对有所增加,体现了稳中有变的特点;题型变化的特点主要有图片应用的增加、试题形式多样化、学科间的综合性加强以及关注现实生活等,这是山东卷的一些优点与长处。另外,结合近两年的上海卷进行分析对比出山东卷和上海卷在结构、题型上的异同,比如上海卷的选择题上的创新,单选题中选项中每个选项分别赋予不同的分值来区分学生的能力等,并指出上海卷对山东卷的借鉴意义;第四章主要分析近五年来山东省历史高考试卷内容的特点及其变化趋势,并和近两年的上海卷历史高考试题内容进行比较。首先对山东地区所用教材内容的分析,教材的编写是和高考试卷的结构题型相辅相成。其次,本章重点对近五年山东卷试题内容的变化进行分析,通过对试卷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到山东历史高考试卷的内容紧跟时代步伐,具有自己的地方特色,是我们要坚持的地方。最后,通过山东卷和上海卷内容的对比分析,二者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但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意识,这是山东卷和上海卷共同优点,应继续坚持发扬改进;结语部分主要对近五年山东省历史高考试卷的题型和内容的变化进行总结和展望,并且结合上海卷作为参照,总结两地区高考试题的优缺点,以期望对今后山东高考历史试卷的命制改进工作能够有所裨益。高考的目的是为了选拔优秀的人才,而高考试卷作为这一目的的重要载体,对高考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希望本论文的研究能够对今后山东历史高考命题略尽绵薄之力,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