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课题。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英语学习活动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措施。尽管初中课程标准还未更新,但是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初高中都不能缺席。在教学中贯彻活动观,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发展语言能力对初高中学生同等重要。对初中生和高中生同样适用。为了促进学习者从实际的语言活动中建构知识和发展语言能力,在初中和高中教学中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同样重要。在我国各省市的教研活动中,大多数初中教师都学习了英语学习活动观。考察初中英语教师如何贯彻活动观很有必要,这是考查课改效果、发现应然和实然之间差距的重要途径。因此本研究选取全国初中优质课中的8节课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分析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学习活动观是否在初中英语教学目标中有所体现?(2)学习活动观是否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得以体现?(3)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是否与教学目标匹配?研究采纳文本分析法和课堂观察法。笔者首先分析8节优质课中的教学目标否体现学习活动观。然后分别记录每节课堂中的学习活动类型,分析课程内容六要素,从而判断教学对课标的贯彻。研究结果表明,只有3节优质课的教学目标中体现了学习活动观,4节优质课的课堂教学体现了学习活动观。活动观的落实方面存在省际区域差异。根据研究结果,作者就教学目标的设置,学习活动的设计,以及两者的匹配提出了建议。研究结果有望为各省行政部门在课改培训项目中的后续活动提供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