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脑组织细胞凋亡作为一种受基因调控的细胞死亡方式,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继发性病理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后在不同脑区细胞凋亡表达随时程变化的情况尚不明确。临床已证实高压氧治疗可促进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神经功能恢复,但对于早期高压氧(出血后6小时之前)干预治疗对细胞凋亡表达的影响尚不清楚。本实验通过建立高血压性脑出血动物模型,观察大鼠高血压性脑出血两周内,双侧大脑半球皮层区与纹状体区不同时间点细胞凋亡表达的变化,以及早期进行高压氧干预治疗对细胞凋亡表达的影响,以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后脑组织细胞凋亡的时程变化规律及早期高压氧治疗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后细胞凋亡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156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高血压性脑出血4h~14d不同时间点自然恢复组和相应时间点的早期高压氧干预治疗组。对照组为正常大鼠;高血压性脑出血动物模型采用双侧肾动脉前支部分热凝,高钠高脂高胆固醇饮食饲养6周,小剂量胶原酶联合肝素立体定向尾壳核注入的方法建立;假手术组采用生理盐水代替胶原酶和肝素在正常大鼠尾壳核内注入;干预治疗组在高血压性脑出血大鼠模型建立后4h进行高压氧治疗。运用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双侧皮层区和纹状体区各时间点的凋亡细胞。 【结果】 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均可见极少量凋亡细胞表达,两者差异无显著性(t=0.54~0.61,P>0.05)。在高血压性脑出血自然恢复组:各时间点上述脑区凋亡细胞数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t=9.18~42.56,P<0.05);出血侧大脑半球6h~7d各时间点纹状体区凋亡细胞数高于皮质区,差异有显著性(t=2.53~13.84,P<0.05);非出血侧两脑区凋亡细胞数各时间点差异无显著性(t=0.63~1.72,P>0.05);两侧同名脑区相比,4h~7d各时间点出血侧凋亡细胞数均高于非出血侧,差异有显著性(t=2.71~18.39,P<0.05);非出血侧脑区细胞凋亡高峰出现较出血侧晚约6h,前者在24h~36h达高峰,后者在18h~24h达高峰,然后均逐渐降低,到14d两侧均降至6h水平。在早期高中文摘要压氧干预治疗组:在12h一3d各时间点两侧大脑半球皮层区和纹状体区凋亡细胞数均低于自然恢复组相应的脑区,差异有显著性(护2.07一巧.34,P<0.05),在其余时间点上述差异无显著性(t=o.56一1 .49,P>0.05);早期高压氧治疗对两侧脑组织细胞凋亡表达的高峰无明显影响。 【结论】大鼠高血压性脑出血后两侧大脑半球细胞凋亡均明显加重,且出血侧脑区细胞凋亡明显重于非出血侧,两者细胞凋亡高峰表达时间具有不同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各种抗凋亡治疗的“时间窗”宜在出血后18h之前,即出血侧脑区凋亡高峰出现前进行。早期高压氧治疗可以显著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脑组织细胞凋亡,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