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育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险制度,由国家通过立法建立。女性劳动者生育期间暂时丧失劳动能力,其经济收入中断,依照相关规定,应获得国家和社会的医疗服务保障,以及生育保险生育津贴和产假等待遇。生育不仅是个人行为,使生命得以延续,生育还具有社会价值,是社会生产活动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它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及整个人类的延续。生育保险的实施有利于保障妇女公平就业的权益,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再生产,有利于保障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我国生育保险发展至今,先后经历了很多的历史时期,但是发展现状并不容乐观,一定程度存在着保险覆盖范围窄、企业生育负担重、立法程度不足、管理制度不全等诸多问题。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家庭结构、人口结构等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的生育保险制度,对于当前社会需求已经难以满足。因此,应采取有效的策略对我国生育保险制度加以改进,从法治建设和制度落实等方面入手,以实现生育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在本文的研究当中,将研究内容分成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概括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对国内生育保险制度发展情况、国外生育保险制度特点进行研究分析,通过了解国内外学者对生育保险制度的观点,得出本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等。第二部分是生育保险的基本概述及发展现状。分别阐述了生育保险的概念、特点、意义等,然后分析了我国生育保险制度的发展及现状,现状分析从生育保险政策要素构成四个方面入手,包括主体、客体、资源和运行,为下文提出我国生育保险制度问题及对策作铺垫。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我国生育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集中在生育保险待遇对象、企业负担、基金运行、立法管理等方面的主要原因。剖析出我国生育保险制度仍然存在生育保险覆盖范围较窄、企业负担较重、立法程度不足、管理制度不全等主要问题。第四部分是我国生育保险制度改进的策略。首先是将生育保险对象从职业女性向非职业女性、男性职工扩展,确保社会群体享受生育保险福利待遇的公平,实现生育保险保障所有生育女性,推进父亲、母亲在家庭生育责任上的共同承担;其次是从企业缴费监管、个人缴费责任、政府共同支出、照顾扶持困难企业等四个方面提出为企业减负,促进经济良好循环,进而促进女性就业、社会和谐;再次是强调明确《生育保险办法》立法目的与精神,建议以统一权威立法形式明确生育保险覆盖范围、生育保险缴费管理、生育保险待遇项目,推进生育保险政策,提升生育保险法律权威性、系统性、强制性,推进生育保险政策全面落实;最后,在操作层面,提出从生育保险待遇细则、基金管理、生育保险运行监管、生育保险制度制定原则等四方面,加强生育保险制度管理。最后,也对全文的内容做出了总结,重新整理和归纳了本文主要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观点,提出生育保险制度立法统一的同时,建议要结合新形势新需求对生育保险待遇项目进行优化改进;同时,对生育女性也要分类管理,根据生育保险精神,细化职业女性和非职业女性、男性生育保险待遇分类,有所区别地满足不同层面需求的同时,实施特殊政策照顾特殊群体;还针对生育保险基金来源、生育保险缴费管理、生育保险制度运行监管方面,提出具体解决举措,以期能为我国生育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提供思考。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也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因此,加强对妇女生育权益的维护至关重要,加快我国现有的生育保险制度的改革进程是时代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