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物语》与《再生缘》的比较文学研究——试论作品中的社会性——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ui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平安时代的物语与中国明清时代的弹词都是多由女性创作、深受女性欢迎的一种文学体裁.该文拟通过对其代表作品——紫式部的《源氏物语》与阵端生的《再生缘》的对比研究,探讨女性作品与社会的关系;加深对中日文学本质的理解. 两作者均出身于文学世家,都曾较广泛地接触社会.但紫式部以社会性人物(皇子光源氏)为主人公,具体描述的却是其个人情感世界,陈端生以非社会性人物(闺秀孟丽君)为主人公,具体叙述的却是其走出家门后的社会生活;前者抒发的是对失去美好爱情的悲哀,后者表达的是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两作者对作品主人公、情节与主题的不同设定,源于她们对社会与文学的不同理解;紫式部视政治斗争为个人的情感纠葛,而文学是用以抒情的:但陈端生以文学为"述往事,思来者"的工具,让自己的政治抱负在虚拟的作品世界中得到了实现.或也因此,尽管两作品都借鉴了白氏《长恨歌》,但前者主要从抒情需要出发,借鉴了其后半部;而后者主要从言志的需要出发,借鉴了其中具讽喻意义、可以为诫的部分.所有这一切,都从一个角度折射了中、日两个民族对文学的不同理解以及两国文学对社会一亲一疏的不同传统.
其他文献
该文主要研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发展与国家的关系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重大变革,导致了中国文化发展的转型,即从政治文化一体的发展模式
现实主义是文学研究者绕不开的永远值得讨论的话题。从“五四”开始引入的欧洲经典现实主义,根据中国现实的需要而演变成启蒙现实主义,并在现代小说创作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
现代汉语中,有一类表意生动而富有形象感的形容词,它们以叠音形式对事物的性状进行具体的描摹,是表现汉语形象色彩的一种手段,成为词汇的一种民族特色,而ABB式形容词就是其中的典
现代媒介艺术是指以现代声光与电子传播技术为手段,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通过声像合一的现代媒介语言,在特定的媒介时空中创造鲜明的艺术形象,给受众提供综合审美享受的艺术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