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面纠正性反馈对初中生英语一般过去时学习的影响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过去时是初中阶段语法学习的重点,作为二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语法项目之一,其动词变化规则较多,对初中生来讲有一定的记忆负担;且由于汉语不存在通过变化动词形式表达过去意义的情况,不少学生在学习过后仍难以准确把握该知识点。书面纠正性反馈是二语教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话题,已有书面反馈相关研究多与探究写作产出质量相结合,本质上属于对显性知识的测量,以显性和隐性知识两个维度来综合探究语法学习效果的研究涉及不足,且目标语法结构较为局限。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书面纠正性反馈方式对初中生英语一般过去时学习效果即语法产出准确性的影响,以及各反馈方式的促学效果有何差异。研究以山东省某中学初二年级100名学生为受试,设置三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包括前测、实验干预、后测、延时后测四个阶段,为期两个月。本研究具体回答以下问题:(1)直接纠正性反馈、元语言纠正性反馈、间接纠正性反馈对初中生英语一般过去时的学习是否有影响?(2)三种反馈方式对初中生英语一般过去时学习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如果存在,差异是如何表现的?研究结果显示:(1)三种书面纠正性反馈方式对初中生一般过去时的学习是有影响的。显性知识学习方面,三种反馈方式均有较为显著且持久的促学作用;隐性知识学习方面,直接反馈、元语言反馈对初中生一般过去时隐性知识的学习有较为显著且持久的影响,而间接反馈促学作用不显著。(2)三种书面纠正性反馈方式对初中生英语一般过去时学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显性知识学习方面,三种反馈方式促学的即时效应差异不大,而元语言反馈对显性知识学习尤其具备显著的延时效应;隐性知识学习方面,元语言反馈促学效果最优,直接反馈次之,间接反馈再次之。本研究具有启示意义。理论层面上,本研究结果顺应了注意假说、互动假说和输出假说,丰富了相关理论在二语语法教学和书面反馈领域的实证研究。实践层面上,探讨了几种常见的书面纠正性反馈方式对学生掌握和内化语法知识的积极意义,为书面反馈促学的有效性进一步增加实证证据,并为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提供了一些建议。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样本代表性不足,研究周期较短等。
其他文献
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事业的迅速发展,海上生产设施、作业设施不断增多,海洋石油专业设备数量也不断增加。压力容器作为海上平台至关重要的设备,其检验方法的可靠性、经济性尤为重要。介绍基于风险的检验方法的优越性,并探讨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自1905年“鹭岛”开启光影的幕布之后,直至1938年厦门沦陷,早期厦门电影院的建设大致呈现为四个发展阶段。其中,在厦门岛内西南一隅的思明地区,以中山路和思明北路为中心,集中建设了多家影院,交通建设、人口结构、商业消费等是形成影院集群的重要因素。影院的建设与发展,仰赖于华侨回馈桑梓的投入与建设,也因为侨汇的不断输入,支撑与延续了早期厦门电影放映的消费市场,促成“鹭岛”在中国电影放映产业的发展轨迹中
报纸
报纸
报纸
<正>中国青年阅读指数(CYRI),利用大数据追踪青年阅读行为,把脉阅读潮流,预测阅读风向。该指数由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有限公司和成都数联铭品科技公司(BBD)联合研发。从2021年度中国青年阅读需求指数和中国青年阅读供给指数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移动互联时代新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青睐,以及对精神富裕的不懈追求。
期刊
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城市功能日益丰富,居民诉求多样化、个性化,从城市管理实际工作中不难看到,新的人居矛盾不断增加。打造一座优秀城市,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传统的粗放式城市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化的城市发展,以人民需求为中心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方式是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视角研究街道办事处职能转变,基于精细化管理理论和城市治理理论,对比我国街道办事处现阶段的法定职能设置,分析实
冠状动脉疾病、简称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ae,CAD)、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全球第一的死亡原因和影响全球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危险因素。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壁斑块(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引起血管狭窄,从而导致心脏的血液、氧气和营养供应不足,进而引发胸痛(心绞痛)、呼吸急促、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MI)、甚至心源性猝死。冠心病是一种常
随着现代医学和生物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在治疗方法和治疗疾病上均有很大突破。与此同时,疾病的种类也日益复杂和多样,特别是心理、社会因素所引起的生理不适和疾病层出不穷,医学领域对疾病的探索和治疗,也有生物-心理相结合的转型。本研究以社会系统理论为分析视角,以内蒙古GM医院“心身互动疗法”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心身互动疗法”与社会工作专业的结合点,从而促进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通过研究发现,内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