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类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和《航海英语》课程教学内容衔接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00638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使我国的英语教育广为普及,英语已经成为除汉语之外的重要的交流语言之一,与此同时,整个社会对英语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人们认识到单纯掌握外语知识的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既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能运用英语语言进行交流的复合型人才则为当今社会发展所需要。当然,我国的航海业也绝不例外。近年来各级各类航海院校所开设的航海英语和大学英语教学正是这种背景下的产物。在学生的航海英语学习能力亟待提高的情况下,以ESP理论和需求分析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衔接大学英语和航海英语的过渡课程的设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国内外学者对ESP教学做了大量研究,但大多数都是从ESP教学的角度展开,较少涉及大学英语和航海英语课程衔接方面的内容。   因此,本文目的在于通过实证法对海事类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和《航海英语》课程教学内容的衔接进行设计。首先,研究中使用了诸如访谈和调查问卷等研究方法,并根据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结果以及EGP和ESP之间的关系,在需求分析和可理解性输入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设计过渡课程的构想,其中包含对单词、语法和话题等内容的安排。为测设该课程设计的效果,笔者对49名航海专业一年级学生进行了实验前、实验后的考核。   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前,在英语学习方面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成绩的差异甚小。而试验后的测试结果显示,通过在实验班开设过渡课程,对该班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成绩明显优于控制班。作者提出的在大学英语和航海英语之间开设的过渡英语课程设计主要涵盖以下三个方面: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讲授;编写适度教材;遴选语料等。因此,在大学英语和航海英语课程中增加过渡英语课程在提高学生学习ESP英语的意识和大学英语学习的兴趣上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仍需继续完善。
其他文献
语法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从上个世纪起,国内外学者就已经开始提出不同的语法教学法,显性互动任务法是适合中国英语课堂的方法之一。在显性
近年来,产品发布会作为一种新型的产品推销宣传形式,在企业宣传新品进行推广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产品发布会中广泛地运用了文字,图像,音频及视频等多模态语篇,这些带有文化
在航运业快速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剧的背景下,STCW78/10修正案特别强调了“工作情景下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然而传统的航海英语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依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