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土搅拌桩处治饱和尾矿砂地基模拟试验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15899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作为一种地基加固处理的主要方式,由于其具有施工便捷、造价低廉等特点,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针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研究多见于处理刚性基础下的软弱土地基,其理论体系与设计方法已然相对完善,然而对于柔性基础下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设计理论尚不够成熟,特别是对于饱和尾矿砂这种特殊地基的处理技术在我国研究较少。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加快,公路选线不可避免的要经过各种复杂的地形,在矿区较多的地区,更是经常要遇到穿越尾矿库这样的问题。因此,十分有必要进行水泥土搅拌桩处治饱和尾矿砂地基各项受力变形的研究。  论文通过室内试验了解了尾矿砂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以及模型桩的基本性质,同时根据相似理论,依托实际工程,以物理模型试验为切入点,研究了水泥土搅拌桩处治饱和尾矿砂地基时复合地基的受力变形。在模型试验中,为定量测试以上内容,采用了小型位移计、微型孔压计、微型土压力盒,并且在桩身粘贴了微型应变片。试验阶段按比例加载,经过五次加载和排水共六个阶段进行测试,记录并分析了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竖向沉降、孔隙水压力、桩间土土压力以及桩身应变的变化情况,并进一步计算了桩土应力比、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以及桩侧摩阻强度。  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当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处治饱和尾矿砂地基时:加载阶段中,桩间土表层受力变形较大,桩身轴力沿深度方向衰减,随着荷载等级的增加,荷载传递到桩底的比例增大,桩侧摩阻力最大值位置下移,且复合地基的桩土受力变形均呈现出中心大边缘小的规律;排水阶段中,桩间土大幅度沉降,桩土应力比增大,表层桩间土压力降低,桩身轴力及桩侧摩阻力增大,在桩顶附近出现了负摩阻力。根据模型试验结果可知,水泥土搅拌桩处治饱和尾矿砂地基效果良好,但排水会对复合地基的受力变形造成较大影响。
其他文献
本研究报告包括两篇内容: 第一篇隧道围岩施工变形控制监测与工程失稳险情预警研究第二篇地下水封油库围岩不良地质处理原则及渗流量计算第一篇为了对隧道特别是海底隧道施
建筑表皮作为内外空间转换的物质系统,其存在状况直接影响建筑室内外物理环境的质量。通过对建筑表皮在物理环境影响和气候资源利用方面的研究,阐明建筑表皮在改善人居环境品质
软钢阻尼器采用屈服应力比较低的软钢作为材料,利用软钢良好的滞回性能耗散地震能量,并给结构附加刚度和阻尼,从而保护主体结构。此阻尼器构造简单,震后更换方便,且减震机理明确,效
钢-混凝土组合梁是指通过抗剪连接件将钢梁与混凝土板连成整体而共同工作的抗弯构件,它是在钢构件和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构件。根据剪力连接度的大小,组
近几十年来,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十分迅速。建筑空间使用上的多层次、多功能要求,要求结构在竖向必须具有不同的柱网及墙体布置,因此转换层结构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预
本文以呼和浩特市智能水表改造项目为背景,主要对IC卡预付费式水表水费管理系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设计和研究。论文在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指
本文主要运用风洞实验方法和数值实验方法研究桁架结构主梁和拱桥拱肋构件的风荷载作用下的静气动性能,主要的工作有:首先对一个双层空腹桁架主梁结构斜拉桥(闵浦大桥)的节段模
本文利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完成了高性能混凝土框架的火灾反应分析,包括温度场、变形和高温承载力等的计算与分析,最后对结构抗火设计方法进行了讨论。 (1)在温度场分析中
总高67.31米建于公元1056年的应县木塔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古代木结构建筑。木塔主要材料为木材,构件间的连接不用一钉一铁,全部采用卯榫连接。木塔历经千年岁月,在各种因素如木
以张弦桁架为代表的预应力钢结构以其大跨、大空间、良好的结构整体性能以及有竞争力的综合经济效益,正逐步成为现代建筑结构形式的发展趋势。由于钢结构的耐火能力差,如发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