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叙述视野中的话语裂隙与私人独白——刘真“十七年”小说新论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odste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真是20世纪后半叶较有实力的女作家,在“十七年”年时期用敏锐的眼光和凝邃的情感构建起自己优美的文学世界,从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小说集《春大姐》、《长长的流水》、《英雄的乐章》、《刘真短篇小说选》等,《好大娘》、《我和小荣》、《春大姐》等是其主要代表作。这些小说刻画了少年抗日英雄对敌斗争的机智、勇敢以及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与忠诚,也歌颂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但相对于作家喷涌的创作激情和丰富的创作实践以及独特的人性话语叙述,对其小说的研究却较少为人关注,尤其是很少学人从女性意识去研究刘真的小说。 本文主要分为导言、正文(三章)和结论三部分。 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刘真的女性的生命体验与革命意义生产。刘真在少共精神的个人主体性精神建构和新政权合法性建构的语境中,进行革命意义的叙事生产,显示了刘真对宏大叙事的热情和对主流话语的趋同。 第二章论述了女性意识观照下的革命话语以及溢出的人性话语。刘真在叙述革命的同时,细腻、温柔、缜密等女性意识不自觉地溢出了革命话语,使得其文学创作与主流文艺思潮和革命需求的宏大叙事既有融通也有龋龉,尤其是日常生活抒写与母爱、异性爱、兄弟姐妹之爱等亲情、爱情、友情和革命情等人性话语作为女性敏感意识的自然之“核”,成为刘真小说中最为动人的叙事核心。那些来自乡村,单纯、明净、天真的小女兵形象在当代文学的人物画廊中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序列。 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刘真小说话语裂隙中的私人独白。刘真独特的少共成长经历赋予了她直面人生、直视生活的纯真人格,这种人格深深镌刻在一个由小女孩到少女再到青年女性的精神成长中,使她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于是,深层的童年记忆、少女情绪和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碰撞与摩擦形成了她小说的独特意蕴。因此,刘真大胆突破文学禁区,通过小说干预生活,暴露社会积弊,提倡文学与人性中的爱与美、真与善。这些已成为刘真奉献给“十七年”文坛的独特贡献。 总之,刘真在“十七年”的创作对当代文学的贡献是独特的,她打捞着主流话语裂隙处的文学碎片,以女性的敏感、自尊与独立提倡文学创作中的真与善、爱与美,其作品在时代共名的激越基调中蕴含着轻柔曼妙的无名特质,为新中国当代文学唱起了一支优美的晚笛,在文学史上的意义是值得我们研究者进行“重写”的。
其他文献
《遗产——一个真实的故事》是美国犹太小说家菲利普·罗斯于1991年创作的一部纪实性小说。本论文从《遗产——一个真实的故事》文本出发,通过细读研究文本的方法,详细论述《
新感觉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书写了灿烂的一笔,其艺术成就为推动文学现代化作出了独特贡献,但是这个流派并没有作为整体效应得到发扬光大,犹如流星划过天际,一时绚烂过后,迅速沉寂
本文对17个“历来”类时间副词的词汇化和语法化历程进行了分析,并对“历来”类时间副词衍生与演变的原理、机制和规律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本文的主要进行的工作如下:第一章,
以超临界直流锅炉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给水量和燃料量与锅炉中间点温度的关系,建立了中间点温度非线性离散模型,并进行控制系统设计,最后将该控制方法应用于某600 MW超临界直流
期刊
@@
新蔡葛陵楚墓竹简是()信阳、望山、包山、郭店等竹简之後又一批珍贵的战国楚简,其内容主要涉及卜筮和祭祷。2003年10月《新蔡葛陵楚墓》一书出版之後,新蔡楚简受到学术界的广泛
曹乃谦是一位备受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青睐的中国大陆作家之一。作品不光具有浓烈的山西地域文化特色,作品中深沉的人道主义关怀也感染着无数具有中西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
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承认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个体差异,其次要多关注、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发现的闪光点,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与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