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号召下,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融合不断推进。互联网金融作为互联网与金融行业的结合,正在对我国的传统金融行业带来变革,可以从渠道、数据、技术等方面为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核心竞争力。随着金融机构互联网化、互联网企业进入金融领域以及融资模式的创新发展,目前互联网金融主要分为四种典型业务模式:网络银行、第三方支付、互联网理财以及互联网融资。作为互联网金融模式之一的互联网理财的快速发展也正在引起金融行业的关注。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相关理论与发展现状,互联网理财产品对商业银行经营业务和绩效的影响分析及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理财的发展对策等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对互联网理财产品相关理论的阐述及发展现状的梳理,为本文之后的研究提供了支撑。第二部分首先运用数据,图表分析法及对比分析方法,对互联网理财产品给商业银行经营业务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互联网理财产品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理财业务、客户资源及销售渠道带来一定的冲击;其次,本文借鉴张景智、吕斌、杨晓萍(2015)的研究方法,运用面板回归分析法,对互联网理财产品给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互联网理财产品的规模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但相关系数较小,究其原因在于互联网理财产品仍属于新生事物,其影响力依然较小;最后,结合上述分析结果,得出互联网理财产品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业务和经营绩效带来一定冲击,因此,商业银行应重视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发展,加快互联网布局,实现向综合经营的转型发展。第三部分,本文从商业银行角度出发,提出了发展互联网理财的对策,包括加强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创新;加强大数据技术在银行理财业务中的应用;加强客户分层管理,提升网络营销能力;加强互联网理财渠道及平台建设。本文在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互联网理财产品给出了新的定义;在第二部分的影响分析中,本文首次运用数据分析,论证了互联网理财产品对银行经营带来的负面冲击;在第三部分的对策提出中,本文从产品创新、大数据应用、客户管理、平台建设等角度提出了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理财的对策,使得分析条理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