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廉租住房政策已经经历近十年的发展历程,然而,该项保障性住房政策并没有有效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目前,我国廉租住房还存在着资金供给量不足、政府职责界定不清、建设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加快廉租住房的供给效率、降低供给成本,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作为公私合作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方法,PPP模式已经广泛应用于收费公路、隧道、桥梁、政府办公设施、医院、学校、监狱等项目的建设中。这也为我国廉租住房供给模式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即将PPP模式引入到我国廉租住房建设中,由政府提供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私人开发商投资廉租住房建设开发项目,从而解决廉租住房的融资、建设难题。由于廉租住房PPP项目中存在着大量的风险因素,如何将这些风险合理的分配到政府部门和私人企业,以实现项目的最大资金价值,成为项目成功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PPP模式成功应用于廉租住房供给的关键在于全面识别项目风险并找出关键风险,并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实现最优的风险管理模式,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危害。论文采用WBS-RBS识别项目风险,得到了包括政治风险、法律风险、金融风险等在内的7类30种风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廉租住房PPP项目风险调查问卷。论文以高校研究人员和私营企业者为调查对象展开调查,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调查结果后得出影响廉租住房PPP项目成功的关键风险因素。根据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论文进一步分析了廉租住房PPP项目关键风险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论文结合国际上普遍承认的风险分担原则和框架,详细分析了项目主要风险的分担方案和措施、制定了全部风险的风险分担矩阵。为实现设计的风险分担方案,论文尝试拟定了廉租住房PPP项目特许权协议主要条款内容,并设计出在广义廉租住房定义下的租金分层计价结构和特许经营期限的确定方法。最后,论文列出了项目可以采用的担保和保险内容,并讨论了政府可提供的保证和担保,如安慰信、限制竞争和经营期限保证、销售担保、不可抗力担保、贷款人权利的担保、政府过失和政治风险的补偿、税收优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