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红辉沸石改性和去除水中氮磷的试验研究

来源 :桂林工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sche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广西资源辉沸石为吸附剂,采用“静态吸收法”研究了其对模拟废水中的氮、磷污染物的去除性能及影响因素,并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对其进行改性来增强其吸附性能。本研究主要成果如下: (1)天然沸石对氨氮的静态吸附特性研究表明:吸附反应在6h后吸附基本达到平衡,吸附量保持在230 mg·kg-1左右,沸石对氨氮吸附的动力学特征很好地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30℃、40℃、50℃试验条件下天然沸石对氨氮的等温吸附可用Langmuir等温模型拟合,相关系数R2均达到极显著相关;氨氮溶液起始浓度、天然沸石的粒径、投加量和pH对去除效果有重要影响; (2)沸石改性后吸附氨氮的静态吸附实验得出:此地天然沸石经焙烧、微波、HCl、H2SO4、HNO3等方法改性后,氨氮吸附量未有明显增加;经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改性后,沸石对氨氮的吸附量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实验条件下NaOH最佳浓度为1.0 mol·L-1,氨氮吸附量提高到天然沸石的2.82倍;经相同浓度的NaCl、KCl和CaCl2改性的沸石吸附氨氮,效果最好的是NaCl改性沸石。当NaCl浓度为150 g·l-1时,改性时间为18h,沸石对氨氮的吸附量可达887.35mg.kg-1,是天然沸石的3.84倍; (3)天然沸石对磷的静态吸附特性研究得出:吸附反应在8h后吸附基本达到平衡,吸附量保持在60 mg·kg-1左右,沸石对磷吸附的动力学特征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25℃试验条件下天然沸石对磷的等温吸附更适合用Langmuir等温模型拟合,相关系数R2均达到极显著相关;天然沸石的粒径、投加量和pU对磷的吸附有显著影响; (4)为了提高沸石的除磷性能,用Al2(SO4)3和MgCl2对天然沸石进行改性。结果表明,沸石、硫酸铝和氯化镁质量比为8:1.5:0.5时,磷吸附量达到天然沸石的3.59倍。
其他文献
中国南方喀斯特山区特有的“工程性缺水”已严重制约了喀斯特山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寻求缓解喀斯特山区水资源短缺现状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措施、促进表层带喀斯特水资源合理开
本论文采用机械球磨与高温固相碳热还原相结合的合成法以及液相水热合成法两种思路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亚铁锂。高温固相法中采用廉价的三价铁源、锂盐和铵盐以及不同含碳化合物按化学计量比在高温下发生还原反应,经二步灼烧工艺,得到一系列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LiFePO_4/C复合材料。液相水热合成法于液相中沉淀自制三价铁源,在乙醇相中加入抗坏血酸还原,生成无定形态的LiFePO_4,后经短时煅烧得到晶态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内皮因子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HR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卡托普利组(阳性药对照,2.25
本建议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地中医(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临床诊疗活动的医、护、技等医务工作者参考.各中医(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应根据当地卫生行政
期刊
物理教学中,练习是重要的一环。一方面是为了加深理解和灵活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律,并从中领悟和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律;另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应用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达
重金属和PAHs常共存于工业场地的复合污染土壤中,其共存效应通常以不同的形式来影响这两类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但是,现有的研究尚未关注PAHs和重金属共存条件下对各自吸
本文以环境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污染生态学及现代沉积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以内蒙古高原浅水湖泊哈素海为研究对象,以沉积物中氮、磷等生源要素的形态分布研究为基础,以各
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正在对包括经济、就业、福利和医疗保健等许多社会领域造成新的挑战.对于肿瘤学家而言,大多数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造成的主要影响是患者人数的增加.肿瘤学
现代居民健康意识逐渐强烈,对室内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保障室内环境质量,需要利用室内环境检测手段对家具、建筑材料等可能产生的污染物进行检测,结合相关国家标准判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