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O基熔铁氨合成催化剂的抗毒性能及其中毒机理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88903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氨是最基本的化工原料之一,工业上氮肥的生产和更进一步的含氮化合物的合成都是以氨为起始原料,因此合成氨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合成氨用FeO基催化剂打破了传统经典结论,摆脱Fe3O4体系的理论体系,它具有活性高、易还原等优点,因此在众多中小型合成氨厂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而在工业生产中,由于合成气杂质含量超标或生产过程操作不当导致氨合成催化剂中毒的例子屡见不鲜,为了更进一步完善FeO基催化剂的理论体系,同时也为了给工业生产提供实验依据,本文首次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采用“脉冲中毒法”较为系统的考察了FeO基熔铁催化剂的抗毒性能及解毒能力,并与传统的Fe3O4基熔铁催化剂进行了对比,得到以下结论: (1)以CO2为典型毒物研究了FeO基熔铁催化剂的可逆中毒过程,并和Fe3O4基熔铁催化剂进行对比实验。发现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活性较好的FeO基熔铁催化剂受毒物影响略大一些,但是催化剂解毒的时间和效果均大大好于Fe3O4基熔铁催化剂。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催化剂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的不同所造成的。 (2)本文首次全面考察了各种反应条件的改变下FeO基催化剂的抗毒性能的差异,发现就CO2可逆中毒过程而言,在活性最高的温度点,催化剂受毒物影响越大,而温度越高解毒过程越短;压力越高毒物影响越大,但对解毒过程影响不大;毒物浓度越高,催化剂活性损失越大,也越难恢复。而就不可逆硫中毒而言,温度越高硫越难吸附;压力对硫的吸附影响不大;而在催化剂表面吸附的硫量越多,催化剂的活性越差。 (3)同样也考察了Fe3O4基熔铁催化剂的可逆中毒和解毒过程,以及不可逆硫中毒过程,发现基本上反应条件对催化剂中毒的影响规律基本和FeO基催化剂相同。 (4)通过CO2的多次可逆中毒实验证明,含氧毒物对熔铁催化剂表现为强的可逆中毒作用和弱的不可逆中毒作用,而多次可逆中毒对催化剂强度的影响并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造血淋巴组织学新分类,探讨并分析新疆地区汉族及维吾尔族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544例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的
会议
在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中,碳材料具有原料易得、理化性能稳定、工作温度范围宽等优点,是较理想的电极材料。本文以将蔗糖,葡萄糖为碳源,通过水热法合成蔗糖,葡萄糖水热碳焦前驱体,利用Ni(CH3COO)2·4H2O,Ni(NO3)2·6H2O作为催化剂前驱体制备高度石墨化碳材料。对所制备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水热法合成蔗糖、葡萄糖水热碳焦前驱体,利用空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储能设备,已经在便携式电子产品上面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电动汽车和柔性电子等领域的发展,对锂离子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更高的功率密度、更高的输出电压、更高的工作温度和更好的安全性能、以及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柔韧性。对于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而言,电极活性材料的改进和革新是提高其综合性能的核心和关键。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方面,商业化的石墨负极理论比容量低(372 mAh g-1)
砷(As)是一种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元素,其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是国内外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有关As对红树植物的毒害机制及红树植物相应耐受性机制的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