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脐血NK细胞及IgE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

来源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yc4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课题通过检测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脐血中NK细胞、IgE水平及中性粒细胞含量,探讨其与婴儿早期发生过敏性皮疹的相关性,为临床婴幼儿湿疹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新生儿脐血中NK细胞、血常规分析仪电阻尼法检测中性粒细胞数量及罗氏2010发光免疫分析仪发光免疫法检测免疫球蛋白水平。选取选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生产的产妇99例,分为剖宫产组和自然分娩组,并在新生儿出生后6月进行电话随访,了解过敏性皮疹的发生情况。  结果:  1、剖宫产、自然分娩两组孕母年龄、胎儿性别、胎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剖宫产组新生儿脐血NK细胞水平低于自然分娩组(P<0.01)。  3、剖宫产组新生儿脐血IgE水平较自然分娩组高(P<0.05),脐血IgG水平与自然分娩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脐血IgM、IgA大部分标本检测不到。  4、剖宫产组新生儿脐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含量较自然分娩组低;(P<0.05及P<0.01),淋巴细胞较自然分娩组高(P<0.01)。  5、剖宫产组新生儿NK细胞与IgE呈负相关(r=—0.571,P<0.01),与IgG呈正相关(r=0.31,P<0.05);自然分娩组新生儿NK细胞与IgE呈负相关(r=—0.297,P<0.05)。  6、生后6个月时剖宫产组新生儿发生过敏性皮疹例数多于自然分娩组(P<0.05)。  结论:  1、剖宫产组新生儿脐血NK细胞水平较自然分娩组低,提示脐血中NK细胞减少可能影响到其免疫功能的完善。  2、剖宫产组新生儿脐血IgE含量明显高于自然分娩组,生后6个月时过敏性皮疹的发生率较自然分娩组明显增高,说明剖宫产新生儿更容易发生过敏性皮疹。  3、脐血IgE与NK细胞可能共同参与新生儿与婴儿早期过敏性皮疹的发生。  4、新生儿非特异性免疫受可能也受分娩方式的影响。
其他文献
背景: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之一,在2010年,全球房颤总人口已经达到3300万以上,预计这一数字在未来几十年将大幅增加。随着年龄的增加,房颤的患病率急剧增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之下,绿色评价理念的开展,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学改革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立足绿色评价理念,形成并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全面推动教学改革。  关键词:绿色评价;意义;对策  所谓绿色评价,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单纯以学生学业成绩作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方式,形成更加全面、完善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业状况以及能力发展进行监督,引导学生为实
摘 要:在实际教学中,备课、考核以及作业是常规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几大环节。在校本教研的影响下,各科教师都在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希望可以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其中作业批改也是影响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结合校本教研,对教师的作业批改进行有效的管理,以确保教师作业批改的质量。  关键词:校本教研;作业批改;管理;策略  1作业批改管理现状  目前,作业批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