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激光雷达被提出以来,由于其分辨能力高、指向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使其在智能车、智能交通、无人机、智慧城市、大气及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按照是否需要机械部件控制光束指向,激光雷达可分为固态激光雷达和机械式激光雷达。与传统的机械式雷达相比,固态激光雷达集成度高、体积更小、稳定性好、价格低,正逐渐成为激光雷达的主流发展方向。随着光电子集成技术的发展,光学相控阵固态激光雷达引起了全世界研究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激光雷达被提出以来,由于其分辨能力高、指向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使其在智能车、智能交通、无人机、智慧城市、大气及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按照是否需要机械部件控制光束指向,激光雷达可分为固态激光雷达和机械式激光雷达。与传统的机械式雷达相比,固态激光雷达集成度高、体积更小、稳定性好、价格低,正逐渐成为激光雷达的主流发展方向。随着光电子集成技术的发展,光学相控阵固态激光雷达引起了全世界研究人员的关注。它将传统的相控阵雷达与光电子集成技术结合,将多个单元器件集成在一片硅光芯片上,不仅光束指向更灵活、速度更快、精度更高,而且与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技术兼容,可以大批量生产,因此光学相控阵逐渐成为固态激光雷达的研究热点。本文以光学相控阵技术为研究核心,以改善光学相控阵远场形貌、扫描范围、主瓣功率、探测距离等性能为主要研究目标,对光学相控阵从理论到实验再到应用都进行了深入探索,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激光雷达远场均匀分布的设计理论一般的Flash型激光雷达,其远场光束强度呈现中间强边缘弱的高斯型分布,这会导致探测物体成像范围的缩小甚至缺失。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首次提出利用光学相控阵的幅度调制方法实现激光远场均匀分布的设想,借用有限冲激响应数字滤波器的窗函数设计理论确定光学相控阵的振幅,最终成功实现了一维、二维光学相控阵接近矩形的激光远场分布。(2)纵向大扫描角度光学相控阵的研制如何提高纵向扫描能力一直是光学相控阵激光雷达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对于光栅型的二维光学相控阵,当利用波长调谐实现纵向光束的控制时,由于相对较弱的波导光栅角色散能力,调制效率最高仅为0.3°/nm,这使得在固定波长范围内,光学相控阵纵向扫描范围非常小。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多线集成光学相控阵方案,在一个芯片上集成了四个光学相控阵,这四个光学相控阵可通过热光开关选择,这种方式克服了在有限波长范围内扫描区域的限制。我们设计并实现了两种芯片结构,将波长角度调谐效率分别提升至0.57°/nm和0.95°/nm,在小波长范围情况下实现了大范围扫描。(3)高激光损伤阈值高功率光学相控阵芯片的研制首先,我们探索了硅光子学光学相控阵芯片主瓣功率的决定因素。对Si单晶光波导和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方法生长的SiN材料光波导在高功率激光情况下的导光能力和损伤阈值进行了详细测试分析。然后,利用SiN的高激光损伤阈值和Si材料的高热光系数设计并制造了64路一维高功率光学相控阵芯片。我们使用亚波长波导间距并且利用非等宽波导避免波导间能量的串扰。该芯片实现了110°大范围的扫描视场以及高达720 m W峰值功率,该主瓣功率是目前报导的最高值。(4)大角度远探测距离二维光学相控阵芯片的研制同样利用SiN的高激光损伤阈值和Si材料的高热光系数,我们设计并制作了二维64路光学相控阵芯片,实现了96°×14.4°的光束扫描范围以及高达690 m W的主瓣功率。利用该芯片成功搭建了飞行时间和调频连续波雷达系统,远场中心光束分别实现了20 m和109 m距离的探测。同时还探究了该芯片视场边缘光束的测距能力,该边缘光束在上述两种系统中同样实现了14 m和82 m距离的探测,证明该光学相控阵全视场范围内光束均具有远距离测距能力。综上所述,本文主要研究了硅基光电子集成光学相控阵激光雷达的核心芯片—光学相控阵的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针对光学相控阵的不同指标,我们提出了针对性的设计和提升方案,使一维和二维芯片的远场形貌、扫描范围、主瓣功率都得到了提升。最终,我们利用光学相控阵成功搭建雷达测距系统,将光学相控阵的研究从理论迈向了实际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介绍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医用组织补片在美容外科的临床应用。方法: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医用组织补片,用于美容外科临床中组织量不足的填充美容术。植入层次为头面部凹陷填充在全层皮下浅筋膜层;丰唇、丰颏、唇裂合并牙槽裂在皮下深筋膜层或肌肉浅面;扁平胸隆乳术中胸大肌松解修补为与胸大肌裂口两缘缝合。结果:115例临床运用除1例鼻唇沟填充左侧血肿,恢复慢且局部不平整外,其余效果均满意。结论: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
数字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重要内容,构建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机制,形成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的有效策略,是抓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分析区域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现状,解读广西桂林市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总结区域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策略,期望可以对区域范围内如何开展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目的为中医理论下新冠肺炎归属“寒湿疫”提供病理模型,本实验通过脂多糖诱导小鼠引发细胞因子风暴,结合寒湿刺激,旨在建立合理、实用的寒湿疫小鼠模型。方法24只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两个造模组和正常组。造模组1(脂多糖组)为腹腔注射5mg/kg脂多糖生理盐水溶液,造模组2(脂多糖+寒湿刺激组)为腹腔注射5mg/kg脂多糖生理盐水溶液+寒湿刺激,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造模8d后,评价模型小鼠在中医理论下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急性低氧对大鼠尿液蛋白质组造成的影响。在该项研究中,大鼠被放置于模拟海拔5 000 m高原环境的低氧舱内24 h。在低氧后0 h、12 h、24 h收集尿液样本,并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C-MS/MS)对尿蛋白进行分析。与低氧0 h相比,低氧12 h组共鉴定到144个差异蛋白,低氧24 h组共鉴定到129个差异蛋白。功能分析显示,差异蛋白参与了一系列与低氧应激有关的生物学通路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因复杂,发病率高,其多样化的临床表现以及远期并发症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为了深入认识PCOS,构建一个实用有效的动物模型十分必要。由于大鼠和小鼠体型小,繁殖周期短,具有较稳定的动情周期,对于实验研究既经济又方便,是最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对国内外学者基于PCOS的发
目的 利用Kit突变耳聋小鼠模型研究探讨KIT突变导致听觉色素障碍(Auditory-pigmentary disorders,APDs)的相关致聋机制。方法 建立KitF856S(Wads)小鼠模型家系,确定其表型遗传方式,并对家系中不同表型个体进行听觉电生理测试、并分别利用扫描电镜对基底膜和透射电镜对血管纹进行观察。结果 该模型家系的色素分布异常伴耳聋的突变性状符合孟德尔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重复性好的疲劳动物模型,以便筛选抗疲劳有效组方。方法:采用食物限制结合游泳复合因素复制小鼠疲劳模型,运用四因素两水平正交设计,以游泳力竭时间、血糖(Glu)含量作为抗疲劳作用指标,运用方差分析揭示A(苁蓉多糖)与B(苁蓉多酚)、C(枸杞多糖)及D(鹿血粉)在抗疲劳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运用直观极差分析发现最佳抗疲劳配方。结果:小鼠在食物限制15 d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体质量增长
目的:研究肿节风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对盆腔炎模型大鼠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3种炎症模型和3种疼痛模型研究肿节风的抗炎镇痛作用;采用机械损伤和混合细菌感染双重损伤方法建立大鼠盆腔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肿节风1.75、3.5、4.5、7、9 g/kg组及妇科千金片0.672 g/kg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各组给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连续14 d。末次给药后12 h后,取大
小儿癫痫属于儿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综合征,患儿主要具有感觉意识障碍以及运动障碍等[1]。该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且可反复发作,导致患儿的病情迁延难愈,对患儿的生长发育以及身心健康均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只有经过漫长的治疗过程,遵医嘱合理用药,才能够有效控制病情[2]。当前在临床上对小儿癫痫治疗致力于减少患儿发病次数,以缓解患儿的心理障碍,从而进一步降低患儿的癫痫发病率[3]。与此同时,由于患儿年龄
目的 探究Wnt 5a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模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1)细胞水平: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CO2体积分数5%)和BPD组(O2体积分数85%)。在高氧48 h后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C(SPC)、水通道蛋白5(AQP5)和Wnt 5a蛋白水平,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变化。(2)动物水平:将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O2体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