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性生态空间土地利用冲突演变及形成机制研究

来源 :山东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l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处于城市快速发展的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强烈诉求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日益恶化的矛盾凸显,城市不断外拓且地方城镇无序蔓延使得生态空间逐渐被侵蚀。政府通过出台控制规范,期望获得严格的保护使自然空间生态效益最大化;但空间内部基层人员的发展需求得不到政府重视,使得“自上而下”的治理模式和“自下而上”发展模式产生冲突。这种由政府力量强制介入,被特定政策法规所界定和推动的地理空间区域被称为制度性生态空间。本文以济南市南部山区为例,在整合了遥感数据、土地利用分类数据、相关统计数据以及实地调查数据等多种数据源的基础上,引入了遥感分析方法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较为系统全面地开展了济南市南部山区用地变化特征及政策演变的综合研究,并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深入研究土地利用冲突形成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解译四期遥感数据,从土地利用变化态势、数量结构及变化速度三方面揭示济南市南部山区的土地利用空间演变,空间特征表现为:林地面积持续增长且增速趋于稳定,林地向城镇用地转出率最高;城镇用地面积上升并在近期增速加快,新增城镇用地主要由林地和耕地转换而来;耕地和园地总体面积下降,其原因为村民主导的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土地利用冲突政策方面,济南市南部山区政策演变可总结为关注生态涵养功能、颁布相关管理条例、编制相关专项规划、设置专门管理机构及多种管控手段并存五个阶段。(2)识别济南市南部山区土地利用冲突的利益相关者,根据其与济南市南部山区发展演变的紧密性,划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次级利用相关者及外围利益相关者。根据土地利用冲突特征,将济南市南部山区的土地利用冲突进程划分为冲突潜在阶段、冲突意图阶段、冲突行为阶段及冲突结构阶段。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用定性的方式,表现南部山区多元利益主体网络构建的过程、互动关系与整体结构。伴随着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社会网络节点间关系更紧密,南部山区的社会网络不断丰富与完善,其网络密度更强。政府管控措施的加强使得其社会网络中心度加强,整体上南部山区社会网络发展渐趋平衡,个体类别和数量不断丰富的同时保持了其稳定性。(3)选取以农家乐经营为代表的门牙村、以采摘园经营为代表的艾家村及别墅群建设为代表杨而村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其利益相关者构成及之间的博弈关系,揭示南部山区土地利用冲突形成机制。门牙村农家乐改造中,农家乐经营者与未有经营权的村民、与外来游客及与管理部门之间的博弈关系最为突出。艾家村采摘园经营者共享度最高,与旅行社及村集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在社会网络中最明显。2017年“拆违拆临”行动使得杨而村各利益相关者关系更加紧密,社会网络密度最大。
其他文献
论述在生物学教学中有关生物科学史、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学生的错误概念等均可作为高中生物学论证教学资源,新授课、实验课、复习课、讲评课皆可开展论证学习活
目的:观察并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 of Diabetes Patients ;LEADD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气阳两虚证入选标
企业工会作为职工企业的桥梁,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当前,企业工会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着缺乏制度化规范化、方式方法单一、职工参与度低、新媒体新思想冲击等问题。本文从完善机
艾里光束是一种沿抛物线型轨迹自加速传输的光束,自1979年被理论预言后,直至2007年才首次通过实验实现。研究发现,艾里光束不但具有自加速特性,还具有无衍射及自治愈特性,可
<正> 在三段论的逻辑推理中,其推理的基本思路是:大前提:"如果p,那么 q";小前提:"s 属于 P";所以得出结论:"s 属于 q"。问题在于,对于一个法律适用者来说,他如何判断与证明一
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有效地开发利用企业的知识资源已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知识管理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企业大多数的显性知识资源都是以文档的形式存在,它是企业生产经营活
目的对比新疆赤芍及不同炮制品中的芍药苷含量和镇痛作用。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新疆赤芍及不同炮制品中芍药苷的含量,采用小鼠扭体法评估各药物的镇痛作用。结果新疆赤芍生品
学生的探究是从问题开始的,在初中物理课堂上,教师要通过设置有效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意识,拓展和延伸学生的思维,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在问题分析、解决的过程中,
本来专注于企业级软件的SAP,这两年在智慧城市领域做得风生水起。2月28日,在由中国市长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智慧城市发展促进工作联盟联合主办,中国经济和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