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位高性能嵌入式微处理器中高速缓冲存储器的设计与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qiuh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处理器,也既中央处理单元或中央处理器,是信息产品中不可缺少的部件.它有通用和专用两种.微处理器设计是集成电路设计中最复杂,也最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该论文设计研究工作来源于国家863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2位高性能嵌入式微处理器的设计",该项目的设计过程采用了目前国内少有的微处理器设计方法——全定制设计方法,充分利用而又不依赖EDA工具进行设计,弥补了半定制设计的不足.论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处理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微处理器的发展状况.然后分析了MIPS 4KC的体系结构,详细介绍了基于MIPS 4KC指令集的五段流水线的中高速缓冲存储器的系统、电路及版图设计和验证.设计时将系统分为数据通道和控制逻辑两部分,数据通道部分采用手工设计电路、手工绘制版图,控制逻辑采用综合的方法.设计实现了哈佛双总线结构,分离的4KB的指令Cache及4KB的数据Cache,采用直接映象的映象规则,实现了缺失判断及替换处理.经流片测试,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功耗问题是目前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一个重点,由于Cache将占用整个微处理器很大的面积,对整个微处理器的功耗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该文又对Cache的功耗进行了研究.在详细分析计算了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功耗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休眠工作模式的高速缓冲存储器的模型,它是将目前不需要访问的Cache块置于休眠模式,处于休眠状态的Cache块不会再消耗能量,这样就实现了动态调整Cache块大小的功能.这个模型结构简单,在传统的Cache块上附加一些简单的控制逻辑就可实现.对Cache的读写速度不会有很大影响,同时可降低高速缓冲存储器的静态功耗.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嵌入式系统已逐渐成为计算机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兴的研究热点.20世纪90年代,ARM 32位嵌入式RISC处理器扩展到世界范围,占据了低功耗、低成本和
现场总线技术的兴起,改变了控制系统的结构,使其向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控制网络.正是由于它适应了控制系统向智能化,网络化和分散化发展的趋势,因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随着全球化市场的形成,在网络经济起着越来越重要作用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己经演化成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本论文重点研究供应链系统中的生产与分销合作问题。本研究将对现代生
该文研究以下内容:彩色图像分割的理论和方法、多目标实时辨识方法和自适应视觉系统设计等.主要贡献可概括如下:1.在理论方面,首先从集合论的观点出发,以集合函数的形式对彩
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PROFIBUS-DP现场总线智能从站通信单元的开发。以开发低压电器中的断路器通信单元为例,深入探讨了PROFIBUS现场总线系统的构建。在硬件设计方面介绍了SPC3从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日益成为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如何才能方便的与计算机进行交流就成为人们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的问题.语言是人类最方便的交流方式.因此人们希望
该文首先简要阐述了复杂性科学和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的基本理论,说明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是解决复杂问题的途径.该文从软件工程的角度论述了综合集成研讨厅体
本课题在嵌入式浏览器的设计开发中采用了一些内存受限的软件开发模式,以满足实际系统的内存受限要求。主要工作总结如下:首先,分析现有浏览器的研究开发现状,参考了一些开源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