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扩招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英语课每班人数变成了60-90人的大班。高等学校应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着眼与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和协作的合作学习是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一种有益的尝试。合作学习有利于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建立了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本文首先概述了本研究的背景、意义、目的和内容。合作学习法(CL)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法与策略体系,并被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当中。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使用还很有限。本文以社会互赖理论,动机理论、认知理论和二语习得理论为依托,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旨在探讨合作学习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别是高校扩招后大班英语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及具体应用方法。接着本文论述了合作学习的定义和要素、理论基础、策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对合作学习理论的认识的基础上,为了证明合作学习在大班英语教学中是否有效,笔者进行了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大班教学中的有效性的实验研究。笔者在山东轻工业学院2008级学生中选择了两个班级,一个作为实验组,实施以合作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法,另一个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经过为期16周的教学实验,以及对调查问卷,测试和访谈的结果分析,笔者发现实验组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力、写作和口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实验后测试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听力成绩分别是22.75和21.13;写作成绩分别是11.92和10.82;口语成绩分别是8.8和8.1,口语通过率分别是97.3%和94.4%)。同时合作学习还使实验组的课堂气氛更为愉快,并促进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对英语学习感兴趣的人数由传统教学方式的35.8%增加到了75.4%)。结果表明合作学习法在大班英语课堂教学中是有效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亟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最后笔者指出本次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并为以后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只要我们能够在教学中对其进行合理利用,就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