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尼·博赞发明的思维导图既是一种可以应用于工作、学习的思维工具,也是一种创新性的思维模式和思维习惯。思维导图在西方早已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并被大多数人认可。思维导图传入中国比较晚,但是它的便捷性、高效性和创造性正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注。本文在国内外对思维导图研究的基础上,对思维导图原理进行思考,并且结合建构主义理论和初中历史学科的特点,形成思维导图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在这理论基础上,把思维导图融入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本文通过长期教学实践,展示了思维导图教学法的实践成果。从实践中总结基于思维导图的自主构建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最终达到学生乐于学习的教学法。对于初中历史课堂具有巨大价值,同时思维导图教学法有利于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有利于转变和形成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思维导图教学法将会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发挥巨大作用。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查阅有关思维导图的研究著作、学术论文等资料,在理论基础上,通过实际的课堂教学积累经验进行总结,论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是可行有效的。本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引言,介绍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受到新的教育观念的冲击,对现在初中历史课堂现状进行反思,由此选择本课题进行研究。并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第二部分是对思维导图教学法的理论研究,把思维导图原理、建构主义理论和历史学科特点相结合,论述在初中历史学科引入思维导图的可能性。第三部分是思维导图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通过介绍思维导图的制方法、思维导图自主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和初中各个阶段对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能力的培养,展示了初中历史教学中思维导图教学法的实施过程。第四部分是对教学实践价值的思考,阐述了思维导图教学法对于初中历史课堂、学生、教师的意义。第五部分是结语,总结了初中历史教学中思维导图教学法,并且提出了不足之处,希望在以后的继续研究实践中这些问题得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