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在国内外旅游消费研究的基础上,将需要层次理论、消费理论和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作为理论依据,以环渤海地区4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基本研究单位,选取各市2002年至2013年的旅游人数、旅游收入,计算得到游客人均消费水平。这种人均消费水平可以排除游客随机消费所带来的消费水平忽高忽低状况,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此项指标对观察目的地游客消费能力有重要意义。继而,本文对2002至2013年环渤海地区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旅游消费空间演化进行研究,在运用传统的区域差异分析方法基础上,进一步引入马尔科夫链、ArcGIS相关统计方法和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从总体演化特征、局部演化过程、局部演化特征3个角度来分析环渤海地区旅游消费空间演化。在系统揭示了环渤海地区旅游消费空间演化特征的基础上,对影响环渤海地区游客旅游消费的目的地因素进行选择,然后运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和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本论文分为六章完成:第一章,对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阐述,然后对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并对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予以说明;第二章,主要对区域、旅游消费、旅游消费差异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并对相关理论依据予以介绍;第三章,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首位度和全局空间自相关,对环渤海地区旅游消费总体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入境游客和国内游客旅游消费总体演化特征进行比较;第四章,运用马尔科夫链、平均中心、标准差椭圆、局部空间自相关,对环渤海地区旅游消费局部演化过程及局部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入境游客和国内游客旅游消费局部演化过程及局部演化特征进行比较;第五章,首先对影响环渤海地区旅游消费空间演化的因素进行选择,然后运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及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总结本论文中研究成果,归纳论文中可能的创新点,并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