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后,新加坡一直致力于摆脱英国统治,与马来亚合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新加坡一方面积极与英国政府谈判,争取自治,并且最终于1959年成为英联邦内的一个自治邦;另一方面希望获得马来亚联邦对新马合并的支持,在英国的推动下,马来亚政府提出马来西亚计划。但是,新马关系持续紧张,无奈之下,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独立。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对资料的归纳整理,分析不同时期新加坡追求的目标、英国的新加坡政策以及马来亚对新加坡的态度,多角度探讨新加坡独立问题。本文共四章。第一章探讨新加坡如何获得自治。战后英国在新加坡的殖民统治被削弱,当地社会经济的波动推动着岛内政治力量的发展,新加坡与英国政府举行了宪制会谈,英国此时国力衰退,加上国际民族解放运动和美国反殖的压力,被迫同意了新加坡的自治要求。第二章讨论新加坡独立的第二个阶段:新马合并。人民行动党执政后经过党内以及与社阵的斗争,成功地获得了新加坡政坛对合并的支持,同时通过马来化政策和全民公投获得了民众的支持,在英国的推动下,马来亚政府也转变态度同意与新加坡合并,提出建立马来西亚的建议。第三章阐述新马矛盾及新加坡独立。新马双方存在诸多矛盾,在政治上,两地执政党针对大选、对马华公会的态度和各自势力范围出现分歧;经济上,新加坡上交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比例、提高税收和建立共同市场也都无法达成一致。这些矛盾以1964年新加坡爆发的两次种族骚乱的形式表现出来,最后新加坡被迫脱离马来西亚联邦,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第四章分析新加坡独立对自身及地区的影响。特殊的独立历程为新加坡威权政治的建立打下基础,使得新加坡经济转向出口替代为主的外向型模式,新生政权还必须提高国内的国家认同,同时独立使得新加坡的外交重心是获得国际承认和确保自身安全。新加坡独立还影响着其他国家,东南亚地区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从冲突走向了合作,西方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态度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先后都承认了新加坡的主权地位,这些为新加坡以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