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妊娠发热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妊娠期疾病,妊娠发热大多以外感发热为主。如果此病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胎动不安,胎儿畸形,甚至流产等不良后果。西医学治疗本病用药较为局限,而中医药治疗效果明显,用药较为安全。姚美玉教授行医近四十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该病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研究,在不断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法。目的:对经姚美玉教授诊治的妊娠发热的中药处方进行整理与分析,希望通过该研究,把握本病的中医用药规律和特点,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搜集符合纳入条件的妊娠发热的处方,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频数分析方法将所有药物分为高频药物、中频药物、低频药物,将高、中频药物继续分级为核心药物、主要药物、配伍药物;分析常用药物的功效、四气、五味、归经等方面内容,利用SPSS19.0软件对核心药物、主要药物进行药物聚类分析,总结本病的治疗原则、常见证型及常用处方,探讨姚美玉教授治疗妊娠发热的中医用药规律。结果:药物频数分析结果证明姚美玉教授用药相对比较集中,核心药物11味,包括菟丝子、白芍、桑寄生、桔梗、续断、麦冬、黄芩、当归、紫苏、金银花、杜仲;主要药物7味,包括黄芪、白术、浙贝母、生地、党参、连翘、太子参;配伍药物7味,包括阿胶、前胡、荆芥、姜竹茹、茯苓、制何首乌、柴胡;常用药物药类显示治疗本病主要以补虚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祛风湿强筋骨药、解表药为主;分析药物以寒性、平性、温性药物为主,药味以苦、甘、辛味药物为主,药物归经以肝经、肺经、脾经、肾经用药为主。通过药物聚类分析,分析出三组聚类组:F 1:菟丝子,桑寄生,白芍,续断F2:紫苏,金银花,连翘,浙贝母F3:白术,党参,黄芪,杜仲。结论:1、本病病位在肺,治疗药物以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居多,药性多涉及寒性、平性、温性;药味多涉及苦味、甘味、辛味,多与肝、肺、脾、肾密切相关。2、本病的治疗大法为“清法”、“汗法”、“补法”、“和法”。治疗原则为“治病与安胎并举”,治以解表透邪,清热安胎,补虚扶正。3、目前临床上妊娠发热多为外感表证发热为主,以外感风热型居多,方用《寿胎丸》合《银翘散》加减为主;再次为半表半里证,方用《寿胎丸》合柴胡、黄芩加减。在药物处方中,多包含《四君子汤》,治以补虚扶正。4、注意孕期“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体质特点,不用大寒、大苦之药,不用辛散解表力较强之药,而多加用养阴之品,同时多配伍桔梗,防苦寒药泄下伤阴。5、解表药多与清热药合用,治以透邪解毒,防止传变入里。6、辩证论治,灵活加减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