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印度之行》的反殖民主义意识和策略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ffee0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摩·福斯特是二十世纪英国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品《印度之行》是其在1912年到1913年间两次印度之行之后写出的。这部作品主要围绕英国人和印度人能否成为朋友的问题展开。生动再现了二十世纪初期,仍然处于英国殖民霸权统治下的印度土地上英国人和印度人这两个不同种族之间的冲突和对立。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尽管福斯特本人刻意回避作品中的政治倾向,但作品的政治意义却越来越受到读者的关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后殖民主义理论日趋发展、完善,越来越多的评论家开始运用后殖民理论这一理论关注作品的政治内涵。然而这些评论家往往只是留意到福斯特的反殖民主义的意识,却忽视了福斯特对反殖民霸权出路的理性思考。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些评论对福斯特的这部作品和福斯特本人认识并不全面。这篇论文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全面探讨在《印度之行》中所反映出的福斯特的反殖民主义意识和反殖民主义策略。为此,这篇论文由六个部分组成:概述部分简要叙述了福斯特的生平和创作情况,同时对《印度之行》的内容和这部小说已有评论进行了简述和回顾,并且明确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第二章对论文所使用的后殖民主义批评方法进行了简单梳理。介绍了后殖民主义理论形成的背景、发展过程以及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内容和其中涉及的批评方法。第三章探讨了福斯特的反殖民主义意识。一方面,福斯特的家庭背景、所受教育、他所交往的文化圈和积极参加的社会活动造就了福斯特的人文主义和自由主义精神。他不赞同英国对殖民地进行的军事统治和经济剥削。在小说中福斯特无情地批判了英国对印度的统治,揭示了英国人的傲慢、冷酷和偏见。同时对印度人民所遭蹂躏表示出极大的同情。对殖民主义者的批判体现了他的反殖民主义意识。从另一个角度看,福斯特对印度和印度人民悲惨境况的表述和同情也是对殖民主义的谴责。第三章探讨了福斯特对殖民霸权下的个人关系的进一步考察。福斯特将友情、爱情和亲情等个人关系置于殖民主义的背景之下,进行了再度审视。通过这些审视,福斯特暗示了在殖民主义阴影的笼罩之下,人际关系不可能健康发展。殖民主义不仅破坏了人际关系还带来了人性的扭曲。所有个人关系的失败指明了仅靠同情和宽容并不能解决殖民主义给个人关系和人际交往带来的伤害和困境。如何打破殖民霸权下人际关系的僵局,成为福斯特关注的焦点。第四章分析了福斯特的反殖民策略。福斯特在《印度之行》中创作了阿齐兹这一印度知识分子形象,通过对他的描述再现了殖民地欧化知识分子的两难境地。他们处在两种文化的冲突之中,成为心理难民。然而他们在启蒙理性思想和殖民统治压迫的双重催化下,开始对殖民主义进行反抗。逐渐形成了以民族-国家意识为核心的独特的民族主义。并以此来对抗殖民霸权和欧洲中心主义。通过对阿齐兹这一人物形象三次思想转变的分析,形象再现了福斯特的反殖民策略和反殖民出路。然而这一策略却有着它的局限性。结论部分指出:作为一名自由主义和人文主义作家,福斯特对殖民统治之下的人际关系所受到的伤害有着深刻的认识。在作品中福斯特对殖民者所表现出的源于东方主义的殖民劣根性给予了深刻的批判。通过对殖民主义下人际关系的再度审视,指出了殖民主义的可怕后果。福斯特自由主义和人文主义思想形成的背叛性促使他对殖民主义这一主导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通过对阿齐兹这一人物的鲜明刻画,福斯特为殖民阴影笼罩下生活着的人们找到了一条出路,找到了“一个更为持久的家”。从阿齐兹三次艰难转变可以看出这条出路的漫长和艰辛。但是福斯特由于生活在中层资产阶级家庭对底层社会人民生活缺乏了解,所以他最后找寻的出路也只是从印度知识分子的角度出发的,是不切实际的。但是他对殖民霸权统治下的人际关系困境的关注,对建立在超越狭隘民族观念、超越宗教争斗和分歧的民族-国家理念之上的民族主义反殖民策略的超越时代的理性思考却都值得肯定。正是由于这点这部小说才会成为现代经典。
其他文献
本文以受到大众文化影响的2000年—2005年发表的中国小说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这些小说的大众文化取向。论文共分为6个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论题的现实背
四川盆地川东地区石炭系气藏目前采用定向井、水平井方式开发,钻进至气藏的盖层下二叠统梁山组(页岩夹煤线)时,井斜角已超过了60°,钻进的关键在于预防大斜度井段的页岩段出
探讨一种改良 2 ,5 二甲基 2 ,5 双 (叔丁基过氧基 )己烷的合成工艺 ,把以 2 ,5 二甲基 2 ,5 己二醇计的 2 ,5 二甲基 2 ,5 双 (叔丁基过氧基 )己烷的收率从 5 0 %
光纤通信的产生和发展是电信史上的一场重要革命,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数据业务的增长,网络的带宽需求呈现加速增长的趋势。这使光网络成为光纤通信技术活跃的领域。光网络优化设计
汉语的双宾句,学者们虽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大多集中在具有给予义双宾句的研究上,或者是先入为主的首先认定某类句式是双宾句,然后再对其进
传说作为一种口头叙事,其中渗透了历史、信仰、文化以及人类思维等内容,因而一直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部分。在日常生活讲述传说的过程中,民众的精神世界、内心需求以及传统文化观念得以表达,并在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民俗学者一般关注历史悠久以及广泛传播的经典传说,而地方性传说则相对关注较少。“水猴子”传说作为安徽省六安市流传的地方性传说,有着一定的传播范围和传播受众,本文通过对安徽省六安市新沟村的田野调查,
激励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活跃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提升人的精神力量,发展人的社会本质。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视阈中,激励的运动特性成为其丰富与发展自身的基础;激励
双语教学是指用外语尤其是英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所进行的非母语语言学科的教学。文章阐述了双语教学的定义及其教学模式,分析了各国开展双语教学之动机以及双语教学在我国实施
<正>自2012年以来,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全国商业银行普遍经历了逾期不良比、不良贷款率的持续攀升期。直到2016年下半年,这种严峻的形势才有所缓解,部分风险管控水平较好
马克思主义因其科学性 ,形成了意识形态和科学关系发展史的分水岭 ,实现了意识形态作为否定性范畴和描述性概念的辩证统一。在提倡和弘扬文化———意识形态的科学批判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