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公共行为规范。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随着公共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大,人际交往日趋频繁,社会公德的作用更加突出,它已成为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但由于受一些不良思潮和歪曲价值观的影响,现实生活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轻视社会公德的消极现象,今天,我们迫切需要社会公德与推动法制化社会同步发展,强化社会公德教育,这对实施以德治国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公德意识及其道德规范对于有效地协调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良好的社会公德及公德意识,是健康文明的社会所必不可少的,社会公德的优劣、公民公德意识的强弱,己经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是否文明、进步和是否进入现代化阶段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素有“文明古国”之称,自古以来就有遵守社会公德的优良传统。当然,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其内容会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充实,也就是说每个时代都有与自己的文明相适应的社会公德,但其主要内容则为人类所不断继承和发扬。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又为千百年来人们理想的社会公德在我国的畅行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的社会公德及公德意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依旧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而且,随着社会转型以及经济增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观念纷至沓来,并引起各种道德失范现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和谐文明的生活秩序,因此,公民公德素质的培养、现代公德意识的构建势在必行。公德是涉及公共领域范畴的规范,公德的问题关系着社会结构的整合、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社会的道德与价值体系等重大问题。因为历史发展进程对社会公德赋予的内涵不同,价值选择不同,所以对公德及公德意识的形成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培养现代社会公德意识,建构和谐的社会环境和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从源头做起。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公德产生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资源,正确认识现代社会公德所存在的实际问题,让人们认识到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性,并促使大家为社会公德的完善积极地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