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段塞流捕集器是一种用于接收混输管路中出现的段塞流的初级分离设备,通常布置于混输管路末端,其作用在于消除段塞流和对油气进行简单分离的同时为下游提供稳定输送。我国对于该设备的研究和设计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发展,但是分离效率和经济性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对此,本文深入研究了容器式和管式两大类段塞流捕集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旨在提高其分离效率的同时降低设备的成本,完成工作内容如下:(1)以我国渤海A平台和B平台间的混输管路运行参数为例,借助OLGA软件建立了清管模型,将模拟结果与现场反馈的数据对比发现,模拟所得清管产生段塞量与实际较为吻合。(2)由于B平台原有设备难以满足生产需求,因此本文结合现场数据和清管模型所得清管最大段塞量,对于B平台所需容器式段塞流捕集器进行了初步设计,参考前人总结的设计方法对方案进行优化,借助FLUENT软件分别设置了RSM模型、VOF模型和DPM模型对于16组模型进行了比选,最终在确保生产需求的情况下优选成本最低的方案。(3)对于管式段塞流捕集器本文借助国内已有的现场设备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两种优化方案,建立模型以后借助FLUENT软件设置了RSM模型和DPM模型,模拟了三种设备对于粒径为150μm、135μm、120μm、105μm、90μm、75μm和60μm的液滴分别在设计输量和提产工况下的分离效率,在保证原有设备3300 m3处理量的同时优选符合生产需求且成本最低的方案。本文旨在通过以上研究,整理新的设计思路和模拟所得数据,对于后续的现场工艺设计和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