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iRNA(microRNA)是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中长度~22nt(nucleotide)的内源非编码RNA。miRNA参与生长发育、组织分化、肿瘤发生、细胞凋亡等一系列重要的生命过程。此外,miRNA在植物对抗病原菌入侵的防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拟南芥是研究寄主植物与病原菌互作分子机理的模式植物。目前人们已经在拟南芥中发现了多个参与对抗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pv.Syringae,Pst)入侵的miRNA。十字花科黑腐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pv.Campestris,c)是引起十字花科植物黑腐病的病原菌,同时也可以侵染拟南芥。但是,参与对抗Xcc侵染的拟南芥miRNA至今未见报道。研究表明,在对抗病原菌入侵的防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的miRNA的表达往往会受到病原菌的诱导或者抑制。本研究的目的是鉴定拟南芥中受Xcc诱导或者抑制的miRNA,为鉴定在对抗Xcc侵染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miRNA打下基础。为此,我们首先采用高通量RNA测序(RNA-seq)技术,测定了拟南芥在没有感染以及在感染Xcc后的不同时期的miRNA表达谱,并通过差异表达分析确定受Xcc诱导或抑制的候选的miRNA;然后采用定量Northern杂交方法对这些候选miRNA进行验证。在进行高通量RNA测序前,我们首先建立了一种适合于测定拟南芥与病原菌互作过程中寄主和病原菌转录组变化的接种方法——真空抽滤法。随后,我们测定了哥伦比亚0生态型(Col-O)拟南芥在没有感染以及在感染Xcc和hrcV基因突变体(△hrcV)后2、6、12和24小时的miRNA表达谱;通过表达差异分析,确定了 10个受Xcc诱导的候选miRNA。定量Northern杂交验证结果显示,miR166和miR393在接种Xcc后2小时时的达量显著升高,而miR160和miR156在接种后24小时时的表达量显著升高,说明这些miRNA的表达受Xcc诱导。此外,通过Northern杂交,我们还发现了 3个新的拟南芥miRNA。本研究采用RNA-Seq技术对拟南芥中受Xcc诱导或抑制的miRNA进行了系统鉴定,发现miR156、miR160、miR166和miR393受Xcc诱导。这是首次在拟南芥中发现受Xcc诱导或抑制的miRNA,为进一步研究miRNA在拟南芥—Xcc互作过程的作用的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