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P在恶性黑素瘤的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中作用的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论述:  第一部分  目的:研究抗原处理相关转运蛋白(TAP)和HLA-I类分子在恶性黑素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这些分子的表达与恶性黑素瘤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7例恶性黑素瘤组织TAP1、TAP2和HLA-I类分子的表达,并对这几种蛋白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以20例色素痣组织作为对照研究。  结果:在77例恶性黑素瘤组织中,TAP1、TAP2和HLA-I类分子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38%,11.69%和63.64%,HLA-I类分子的表达与TAP1和TAP2成正相关。然而TAP1、TAP2和HLA-I类分子几乎在所有的色素痣组织中都为阳性表达。在恶性黑素瘤组织中,TAP1和TAP2的表达下降与肿瘤的侵袭性,Clark分级和肿瘤浸润的淋巴细胞密切相关。HLA-I类分子的表达下降仅仅与肿瘤浸润的淋巴细胞相关。  结论:在恶性黑素瘤组织中TAP1、TAP2和HLA-I类分子的表达下降与人恶性黑素瘤细胞的免疫逃逸表型有关。而TAP1和TAP2的表达下降是导致HLA-I类分子表达下降的重要原因。  第二部分  目的:构建抗原处理相关转运蛋白(TAP)和EGFP融合蛋白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TAP1和pEGFP-TAP2。并转染至A375细胞中进行表达,鉴定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为TAP-荧光融合蛋白在肿瘤示踪、定位、显像等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从正常人PBMC中提取基因组DNA。设计两对引物引入酶切位点HindⅢ和BamHⅠ,采用PCR的方法,分别扩增全长TAP1和TAP2序列。将获得的单链抗体基因克隆至pGEM-T载体(TAP-T),转化大肠杆菌DH5α,进行蓝白筛选,挑取阳性克隆扩增。提取质粒以HindⅢ和BamHⅠ双酶切鉴定,并测序证实正确后,亚克隆至pEGFP-N1,获得pTAP-EGFP,转染A375细胞,倒置相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  结果:测序结果表明获得了正确的TAP1及TAP2基因序列;亚克隆至pEGFP-N1后,HindⅢ和BamHⅠ双酶切可见约2.5Kb和2.0Kb的小片段和约4.5Kb的大片段,与理论计算值相符,表明pTAP1-EGFP和pTAP2-EGFP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表达载体瞬时转染A375细胞,24小时后,可见绿色荧光在细胞浆中均匀分布。  结论:成功构建TAP1-EGFP和TAP2-EGFP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TAP1-EGFP和pTAP2-EGFP,融合蛋白可在A375细胞中表达,并发绿色荧光,本实验为进一步将该融合蛋白作为肿瘤示踪、定位、显像的特异性分子奠定了基础。  第三部分  目的:将pTAP1-EGFP和/或pTAP2-EGFP转入恶性黑素瘤细胞株,并筛选稳定转染细胞株。比较转染前后TAP表达的变化。将pTAP-EGFP和pDsRed2-ER共转染至A375细胞株,观察TAP在A375中表达后的亚细胞定位。  方法:在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三种恶性黑素瘤细胞株A375,A875和KZ28中TAP1和TAP2的水平。选择TAP表达最低的细胞株,转入pTAP1-EGFP和/或pTAP2-EGFP,G418筛选稳定转染细胞株,并检测转染后TAP1和TAP2表达水平的变化。将pDsRed2-ER和pTAP1-EGFP或pTAP2-EGFP共转染入A375细胞系,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TAP1-EGFP和TAP2-EGFP融合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结果:以正常黑素细胞作为对照,三种恶性黑素瘤细胞中,A375的TAP1,TAP2表达水平最低。将pTAP1-EGFP和/或pTAP2-EGFP转染A375细胞株后筛选出稳定克隆。转染了pTAP1-EGFP和/或pTAP2-EGFP后能明显增加A375细胞TAP1和TAP2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共转染了pDsRed2-ER和pTAP1-EGFP或pTAP2-EGFP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TAP1-EGFP和TAP2-EGFP融合蛋白的绿色荧光能够与pDsRed2-ER的红色荧光重叠,证实TAP1-EGFP和TAP2-EGFP融合蛋白能够定位在内质网上。  结论:pTAP1-EGFP和/或pTAP2-EGFP质粒转染能显著提高A375细胞系TAP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所构建的pTAP1-EGFP和/或pTAP2-EGFP质粒在A375细胞系中表达成为TAP1-EGFP和TAP2-EGFP融合蛋白后,对TAP的天然构象没有影响,并能够准确定位在内质网上,为研究TAP所诱导的后续免疫效应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第四部分  目的:将pTAP1-EGFP和/或pTAP2-EGFP转入恶性黑素瘤细胞株A375,并筛选稳定转染细胞株。探讨TAP的表达上调对HLA-Ⅰ的影响以及与肿瘤抗原递呈和诱导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的关系。  方法:在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三种恶性黑素瘤细胞株A375,A875和KZ28中HLA-Ⅰ类分子的水平。选择TAP表达最低的细胞株A375,转入pTAP1-EGFP和/或pTAP2-EGFP,G418筛选稳定转染细胞株,并检测转染后HLA-Ⅰ类分子表达水平的变化。利用Melan-A体外刺激PBMC诱导产生Melan-A特异性CTL,并将其与恶性黑素瘤细胞共培养,LDH释放法检测肿瘤抗原特异性CTL对转染前后恶性黑素瘤细胞的杀伤,流式细胞仪检测能够产生IL-12和IFN-γ的CD8+T细胞的数量。  结果:三种恶性黑素瘤细胞中,A375的TAP1,TAP2和HLA-Ⅰ类分子的表达水平最低。将pTAP1-EGFP和/或pTAP2-EGFP转染 A375细胞株后筛选出稳定克隆。pTAP1-EGFP/A375克隆以及pEGFP-TAP1+TAP2/A375克隆相对于pTAP2-EGFP/A375克隆以及空载体组能明显增加Melan-A特异性CTL的数量,这种CTL能杀伤pTAP1-EGFP/A375克隆和pEGFP-TAP1+TAP2/A375克隆。与pTAP1-EGFP/A375克隆以及pTAP2-EGFP/A375克隆相比,pEGFP-TAP1+TAP2/A375克隆能够诱导产生较多的能分泌IL-12和IFN-γ的Melan-A特异性CTL。  结论:TAP的表达上调不仅能增强A375细胞中的肿瘤抗原递呈,而且同时能诱导Melan-A特异性CTL产生IL-12和IFN-γ,为研究TAP在恶性黑素瘤的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和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其他文献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以口眼干燥、泪液唾液分泌减少,可累及多脏器为临床表现,以淋巴细胞高度浸润为病理特点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干燥
目的: 通过冠状位CT来观察额隐窝周围结构,认识清楚钩突上端附着、鼻丘气房及额筛气房的发生情况;总结额隐窝区域结构的规律。 方法: 选择因鼻窦炎或鼻中隔偏曲等鼻部
目的:  通过连续无创血压监测方法,coload下在不同时间点对腰硬联合麻醉下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静脉注射甲氧明,观察产妇血液动力学变化以及对胎儿脐动脉血气值的影响,探寻腰
目的 探析采取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手段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诊疗前列腺增生患者60例为分析对象,对所有患者均用经尿道前列
目的: 探讨脑梗塞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收集267例脑梗塞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其中包括55例VaD组和212例非VaD组,并运用t检验、x
目的:采用成年雌性大鼠行双侧卵巢摘除术来模拟围绝经期综合征,给予健脾益坤中药及戊酸雌二醇对该模型进行干预,通过观察大鼠动情周期、肛温、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血清性激素水平、子宫重量系数、子宫组织形态及计量学,来探讨CGRP与围绝经期潮热的关系,及健脾益坤方对围绝经期大鼠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理,为临床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提供理论依
目的 探讨局限早期前列腺癌患者采取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局限早期前列腺癌患者60例,采取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对
目的:通过动物试验研究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症状变化规律。评价肠系膜上动脉灌注罂粟碱为基础的介入方案治疗急性缺血性肠病的疗效。 方法:用自体血栓和真丝线段做为栓塞剂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