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训理论视域下偶像选秀类综艺节目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21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8年爱奇艺平台推出了一档偶像选秀类综艺节目《偶像练习生》至今,根植于网络与视频平台发展的偶像选秀类综艺节目在我国掀起了新一轮的选秀热潮。短短三年多的时间之内,在腾讯、爱奇艺、优酷等网络视频平台这种类型的选秀节目就已经多达20多档,节目持续的贡献着话题量和占据着公众视野,成为当下热议的文化现象之一。本文以偶像选秀类综艺节目为研究对象,将“规训”理论引入对偶像选秀类综艺节目的探讨中,采用质化研究的方法对偶像选秀类综艺节目中“微观权力”的规训逻辑进行讨论。首先绪论部分主要梳理了选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理论基础、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等内容,尤其是对“规训”和“微观权力”概念进行了界定,采用逐层递进的方式来分析偶像选秀类节目中“微观权力”建构出了怎样的话语,话语又是如何完成规训,最后是如何规训主体的逻辑;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作为偶像的生产的空间也即偶像选秀类综艺节目本身以及其兴起原因,包括本研究选取《偶像练习生》、《创造101》、《青春有你2》这三档偶像选秀类综艺节目作为研究文本所具有的代表性、特殊性和独立分析的有效性,为后文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将偶像综艺节目视为一种微观权力场域空间,分析了在偶像选秀类综艺节目中以观众和节目生产者为代表的权力要素的形成,以及技术性权力加入如何构成了微观权力的规训空间;在前文的基础之上,第四部分通过节目中空间的规训、身体的规训和时间的控制这三方面讨论在偶像选秀类综艺节目之中的规训机制对于参赛选手的驯顺性与生产性改造。最后一部分将偶像选秀类节目这一亚文化形态置入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的关系视野中审视,聚焦偶像选秀类节目场域建构和权力实践的文化意义。本文在对偶像选秀类综艺节目进行细致的考察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偶像选秀类综艺节目中为参赛选手建构了一种更为现代的全景敞视主义的空间,借助无处不在的摄像设备技术,使管制的空间更加的透明化,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空间的可见性和可控性。这种微型的空间模型为我们展现了节目中空间规训机制所具备的驯顺性改造的空间,也为我们研究其他类型的社会监控行为提供了样本模型。通过对节目所呈现出来的规训机制的研究,反思在这种规训机制的背后所折射的现象是现代化的全景敞视已经渗透在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次,在偶像选秀类综艺节目这一权力关系场域空间中,权力作用机制以观众的观展行为和节目制作者与经济公司的商业逐利的本质共同作用于参赛选手,在节目的规训空间之中,参赛选手也被激发了作为个体的自驱性生产力量,面临着来自外部力量和内部自驱性力量的共同规训作用。在这个全景敞视主义的空间中,不管是作为节目的制作方、参加节目的选手、观看节目的观众以及背后所隐藏的各种资本的代表方,各参与主体的权力关系都是构成这一链条上的各个重要环节之一,共同作用从而成功的构建起了这一成功的全景敞视的规训体系,这也是本论文所要论述的创新之处。最后,在偶像选秀类综艺节目通过有关于“梦想”“青春”“努力”的呐喊口号和价值观引导,使粉丝参与进这种对追逐“梦想”的神话之中,参赛选手和粉丝共同的参与对成名的梦想追求的过程制造出了一场奇观的追梦之路,梦想和努力的价值意义也在节目中遭到了解构了。粉丝通过对参赛选手疯狂的支持和产生消费的行为正是用来弥补自身无力实现梦想的幻觉,这正是资本主义所期望的达到的目的。偶像选秀类综艺节目最终成就了一场资本营造的楚门世界,观众对节目中参赛选手的疯狂支持和消费行为所反射的正是现代社会集体精神状态的普遍需求,也是现代集体精神状态和现实的真实写照。作为偶像的意义和价值的异化反映了现代时代精神风尚的变化,传统的偶像所具有的精神和道德引领的价值在泛娱乐化的文化产业环境中逐渐削弱,偶像批量化和工业化的生产使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民娱乐消费的时代。研究认为以规训的视角分析当今社会偶像文化流行的现象,讨论媒介环境下偶像的生成规训机制,为今后偶像选秀类综艺节目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思考与理念的引导,为构建和谐健康的娱乐文化产业和积极弘扬主流文化价值观提供了一定的思考意义。
其他文献
2013年以来,律师事务所、律师因未勤勉尽责而受到证券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行政处罚的案件共十起,其中有七起均是由于律所在为企业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提供法律服务过程时未勤勉尽责而受到行政处罚,还有三起处罚分别是因为律师在为企业的发行上市提供法律服务时、在为企业重大资产重组项目提供法律服务时以及为企业发行股票并购提供法律服务时未勤勉尽责。在这十起案件中,证监会作出行政处罚的原因都包括“律
学位
电子证据是证据呈现的法定形式之一,随着科学技术和电子产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电子化和科技化,随之而来的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利用电子科技进行犯罪,电子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也就越来越广泛。电子证据作为一种存在于虚拟网络空间的证据,在认定判断方面与其他证据存在很大区别,为了适应刑事诉讼中电子证据认定出现的新情况、新要求,解决电子证据在认定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应当对刑事诉讼中电子证据认定的问题进行
学位
本翻译报告以新西兰《2019年合伙企业法》为源文本。该法详细介绍了合伙企业的性质、合伙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合伙企业的解散。在翻译过程中,笔者发现源文本中存在大量条件从句,对其进行准确翻译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本报告主要论述翻译条件从句可采用的翻译技巧等问题。该翻译报告首先对中英文中条件句的表达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分析,本本报告归纳出可采用顺译、逆译和转换等翻译技巧进行源文本中条件从句的翻译,以最大程
学位
最高人民法院2019年12月出台的行政协议司法解释带来了全新的行政协议诉讼调解制度。在对人民法院公布的调解书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在行政协议诉讼调解制度的实际运行中,存在行政机关利用行政协议诉讼调解制度随意处分法定职权,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第三人合法权益的问题。对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调解制度中可能用以处分法定职权的途径加以规制,能有效防止行政机关随意处分法定职权,从而更好的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
学位
大数据时代的飞速发展,信息被评价为“新石油”一般的新资源,信息相关的产业逐渐蓬勃发展。个人征信能够有效地消除信息不对称,预防信用风险,增加交易数量和质量,对于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百行征信的成立代表着我国个人征信行业进入新阶段,与此同时个人信用信息的保护漏洞被暴露出来。信用经济刺激着个人信用信息的开放和流通,过去的法律制度却无法满足当下对于个人信用信息的保护需求,如何平衡在信息开放与主体权益
学位
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机制,仲裁因其灵活性、中立性以及保密性等特点在国际商事领域受到了广泛的青睐。在传统仲裁观念中,“一裁终局”是仲裁制度的显著特点和优势,也是仲裁与诉讼的最大区别之一。在这种制度下,裁决一经作出即具有终局性的法律效力。“一裁终局”制度下的仲裁是高效的,因而为国际商事主体所青睐。然而对于仲裁失利方而言,一旦仲裁裁决出现错误,由于缺乏有效的救济途径,失利方将蒙受巨大损失。此时,“一裁终局”
学位
在我国,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起到信息传播、舆论引导及社会舆论监督作用。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有偿新闻、有偿不闻、新闻敲诈等新闻腐败现象频发。监察体制改革为遏制新闻腐败提供了历史性机遇,而厘清新闻媒体单位监察对象的范围是实现对其有效监察的第一步。本研究分为两个层次,即新闻媒体单位监察对象的界定与新闻媒体单位监察对象的确立。前者立足规范法学,旨在通过对《监察法》相关条文的
学位
2013年我国《公司法》为了赋予公司更多的意思自治的可能,激发市场蓬勃发展、刺激经济快速增长,因此减少了对有关股东出资事项的干预,确立了资本认缴制,放松了股东出资的限制,资本的缴纳事宜已完全交由股东和公司进行自治。但随之而来的,在公司法实践中也出现了股东认缴却不按时足额实缴出资的问题,不仅引发了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威胁,而且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股东的出资对于公司的经营具有重要作用,需要公司催缴出资制
学位
《民法典》规定第1025条规定“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虽然本条还规定了除外情形,但也可以由此看出,法律在规定侵害名誉权的抗辩事由中,内在的体现了对新闻公共利益的保护。本文所探讨便是我国侵害名誉权抗辩事由对新闻公益的保护。除却引言与结语,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新闻公益进行界定。新闻行为具有公共性,涉及公共利益,关系到公众的切身利益。第
学位
证券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构建的基础和核心为原告资格的认定。目前,证券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在立法与司法实践中均存在不足,法律规范的缺失以及现有救济方式的局限性导致证券侵权案件频发、个体投资者怠于起诉、证券公益面临无人保护的困境,因此,有必要对证券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进行深入研究。为使证券市场公共利益获得最优化保护,多元化的起诉主体是必然选择,因此,需要在对学术界不同观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赋予检察机关、证券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