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教育的四大支柱。学生应当从被动地获得知识和一般技能转到积极地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这种转移将提高而不是削弱教师的作用。
新一轮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师作为合作者更深刻的内涵,教师的职业角色正在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教师不仅帮助学生成长,同时,自己也要在教学中不断获得发展。教师合作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教育对教师的一贯要求,但是长期以来在教师合作领域的研究,尤其是实践研究一直非常薄弱。
本文力图从人种志的角度出发,将一所三星级中学的教师合作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运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加以阐述。并探讨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中学教师合作所遇到的困境,分析其原因。
文中大量内容是笔者对中学校园中一系列事件的亲身经历、访谈、问卷,原生态的描述真实再现了中学校园的课堂、集体备课及教师间、师生间交流的场景,凸显出环境、个性、利益、人际关系、评价等因素在教师合作过程中的矛盾和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