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Ti-Al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l19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连续纤维增强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为背景,通过压力浸渗一步法、压力浸渗-高温扩散-均匀化处理三步法、机械合金化-压力浸渗二步法三种方法制备了Cf/Ti-Al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拉伸试验、三点弯曲试验、均匀化处理等多种手段,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组织特征、力学性能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压力浸渗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基体中Ti与Al反应很少,加入稀土元素后,可以促进Ti与Al的反应。加入1号溶剂Ti颗粒与Al的反应物为TiAl3,而加入2号溶剂Ti颗粒与Al的反应物层片状的TiAl,稀土元素与Al发生反应,生成了三角状的XAl3。经过800℃高温扩散处理15min后,基体中Ti与Al的反应层并没有明显增加。在550℃/30h等几种均匀化处理工艺条件下,Al向Ti中发生了明显的扩散,形成了扩散层包围中心的壳状结构,扩散层的反应物质为TiAl3,但是材料中容易出现孔洞。建立了Al向Ti扩散的动力学方程。理论计算表明,理论计算值与实际值存在着很大的偏差。最主要的两个原因是,第一,难以得到准确的扩散系数;第二,实际均匀化处理时间比理论计算采用的均匀化处理时间更长。三步法制备复合材料过程中,机械合金化得到的Ti3Al与Al发生了反应,形成了TiAl3。采用三步法和二步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由于脆性相TiAl3的存在,强度比压力浸渗制备的复合材料低;本文研究表明,减小Ti颗粒粒度,可以使复合材料的强度增加,添加稀土元素使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分别提高60%和12.6%;提高Ti颗粒含量使复合材料的强度提高108%;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比纤维布增强复合材料强度高将近一倍。材料的断裂形式均为脆性断裂。对制备碳纤维增强钛铝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目标来说,机械合金化-压力浸渗二步法更具实际价值。
其他文献
多晶硅材料是光伏产业的基础,为清洁能源生产新兴产业,伴着全球新能源发展的机遇,短短几年间,迅速经历了起步、发展、繁荣、过剩的过程.还原工艺生产是多晶硅生产的关键工艺
本文目的是通过合成纳米级六角片状和纳米级针状钡铁氧体样品,研究这两种几何样品对微波吸收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熔盐-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和局部规整反应法制备出一系列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测井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广泛地应用在多种自然资源的勘探开发中,尤其是煤层气勘探开发中,其作用非常突出,有效地提高了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水平和效率,
焊缝状态及质量对油气管道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展油气管道环焊缝缺陷检测是发现管道焊缝缺陷的必要步骤,严格控制焊缝质量,对避免事故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
宽过冷液相区的非晶合金是一种新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与独特的功能特性,是国内外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而Fe基非晶合金不但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还具有优异
磁流变体(MRF)作为一种新型智能材料,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磁流变体是将微米级的磁颗粒经特殊的表面包覆处理后分散于非磁性的载液中形成的悬浮液。在零磁场下,磁流变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