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关系着国民经济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是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县乡农业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单位,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大环境下,研究县乡农业生产率能够合理分析农业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本文的研究基于Malmquist指数方法,采用了徐水县十四个各乡镇1997-2008年农业投入产出数据进行了定量实证研究,测算徐水县各乡镇各年度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通过与永年县的比较,结合DEA冗余数据分析,就如何减少投入冗余提高农业生产率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
研究表明,徐水县在近十年中农业生产率的增长动力主要是技术进步,其中义联庄乡农业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最高,在2004年和2008年间所有乡镇农业生产率都呈现增长态势。另外,由于全县支农惠农政策的认真贯彻实施,使得全县农业技术总体同步得到提高,各乡镇技术进步增长率均大于1,规模效率和纯技术生产率在波动中保持增长态势。
通过对徐水县与永年县在农业投入产出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徐水县农业劳动力投入、农业物资投入上存在严重冗余。与永年县农业生产率比较分析显示徐水县应该向永年县学习,发展农业规模经济,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来提高农业生产率。本文在研究与永年县比较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结合DEA有效性分析,进一步对提高农业生产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徐水县要实施科技兴农,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培养新型农民;珍惜土地资源,实现规模化效应;有效利用各种投入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主动转变观念,发展现代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