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安置规划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以陕西省安康市为例

来源 :河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198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民安置是为修复受到损害的生态环境、解决生境恶劣区农户的生计问题、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常用的方法之一。而移民如何安置,以及如何获得较好的生态效益是移民安置方案设计中最关键的科学问题,本研究选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上游的陕西省安康市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分析研究区2000-2010年土地类型变化的基础上,通过合理构建指标体系,对安康市移民安置进行了适宜性评价,并以2010年为基准年,结合安康市移民安置政策规划2015年及2020年两个移民时期的截止时间土地利用类型,比较研究水资源供给、水质净化、土壤侵蚀控制及固碳服务提供情况,研究结果表明:  (1)安康市土地利用变化类型为森林、灌丛、草地、湿地、农田、城镇及裸地,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由大到小依次为森林47.8%,灌丛29.1%,农田20.9%,湿地0.9%,草地0.8%,城镇0.3%,裸地0.2%。与2000年相比森林、农田、城镇、裸地变化明显,其中农田和裸地转变为林地和城镇用地较为明显。  (2)基于坡度、距交通距离、距城镇距离、土地利用类型及距自然保护区距离五个因子,综合评价得出移民安置建设适宜性,建设适宜性分为五个等级,其中Ⅰ级面积占安康市总面积的37.4%,Ⅱ级占20.9%,Ⅲ级占21.0%,Ⅳ级占11.7%,Ⅴ级占8.3%,适宜建设区域选择Ⅴ级、Ⅳ级、Ⅲ级。  (3)以2010年为背景,根据移民安置适宜性等级,设计2015、2020年移民安置规划的土地利用。移民安置导致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2010-2015年总面积变化476km2,其中461km2的农田转变为森林,6km2的草地和9km2的裸地变为城镇;2015-2020年总面积变化389km2,其中372km2的农田转变为森林,17km2的草地转变为城镇。  (4)与2010年生态系统服务相比,2015年产水量减少0.2%,氮输出减少4.3%,磷输出减少5.5%,泥沙输出减少1.7%,固碳量增加3.0%;2020年水产量减少0.7%,氮输出减少7.0%,磷输出减少9.0%,泥沙输出减少5.1%,固碳量增加5.5%。  (5)移民安置规划使安康市水质净化服务、土壤侵蚀控制服务及固碳服务增强,但使水资源供给服务降低,因此移民安置虽然对安康市生态系统服务整体上具有增强效果,但也需要注意与降低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权衡。
其他文献
本文以高强高导铜合金为研究背景,采用真空熔铸→铸锭均匀化→热轧→固溶→冷轧变形→时效工艺制备了Cu-0.5Te、Cu-0.2Zr和Cu-0.5Te-0.2Zr三种合金薄带。通过力学性能与电导率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综述了超级电容器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对超级电容器碳材料的制备和结构调控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对于双电层电容器来说,系统研究碳材料的孔隙率和孔径分布与超级电容性能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科学问题。遗憾的是对于这一问题基本都止步于定性的说明或解释,没有有力的实验验证。这一方面是因为体系的复杂性,另一方面是由于碳材料结构的不可控性。据此,本课题提出了嵌段共聚物碳化法制备孔径结构精确可控的多孔碳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