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机制下的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sh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和金融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新兴经济体群体崛起,中国等新兴大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并逐步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主要发达经济体都经历了急速衰退和反弹企稳的过程。各国政府面对这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进行了大规模的国际间经济政策协调,特别是G20峰会为世界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G20已成为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化的重要平台。在此背景下,研究G20机制下国际经济政策协调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货币政策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是经济全球化下国际货币金融运行的必要选择,金融全球化使得一国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越来越大,各国只有建立货币政策的协调机制,才能发挥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是符合国家利益的战略选择。   全文共分为八章,主体逻辑是在对国际货币政策协调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和国际货币政策协调历史演进的基础上,总结和借鉴主要大国和国际机构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分析各国应对此次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协调措施,以及后危机时代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发展趋势和目标,提出建立G20机制下的多层次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框架和中国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政策建议。   首先,在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理论方面,本文在分析相互依存理论及博弈论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货币政策协调收益的两国模型,论证了货币政策国际协调有利于减少两国福利损失。总结了国际货币政策协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包括二战之前的金本位制、货币集团时期的国际货币协调;二战之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下的国际货币政策协调。重点论述了IMF、G7机制在国际货币协调方面的实践和作用,以及欧元模式、拉美国家美元化模式和东亚货币合作模式的历史演进。   接着分析了主要大国货币政策协调的经验和教训,重点论述了美元霸权下美国采取的货币政策手段、英国拒绝加入欧元区的原因、法国对抗美元霸权的历史、“广场协议”中日本的失败教训和德国的成功策略、欧洲货币体系危机的教训、欧洲货币联盟的成功经验和缺陷。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国际货币政策有效协调的前提条件、充分和必要条件、决定因素等。并分析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汇率变动对改变经济贸易失衡影响有限的原因。   其次,本文重点分析了G20机制的产生与此次金融危机下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措施及成果。论述了世界经济和金融格局的重大变化,以及2008年之前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机制取得的成果及其影响力有限的原因。总结了此次金融危机爆发以来,G20峰会在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国际金融机构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以及G20主要央行在货币政策协调方面的措施,如建立货币互换协议、一致降息的政策行动、采用非传统货币政策手段等。虽然这些货币政策的实施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如央行风险增加和货币供给出现超常增长,但此次全球货币政策的一致协调行动为缓解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经济体都很快出现复苏。为此,本文提出建立G20机制下的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策略,健全G20框架下的互评机制,提高其决策有效性,以及建立以G20为中心的全球金融治理架构。   再次,在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后危机时代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发展趋势和目标,重点论述美国等发达国家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措施和影响、新兴经济体采取偏紧货币政策的应对策略,以及后危机时期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国际协调策略。另外,总结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各种论点和G20机制的发展趋势,提出建立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继续推行IMF改革、强化G20机制的作用等观点,并提出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理想模式和目标,即建立以G20为决策中心、IMF为执行机构的多边、区域和双边多层次的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框架。   最后,在分析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及与世界各国经济依存度加深的基础上,论述G20机制下中国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策略。回顾了近年来中国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实践成果,包括与IMF、美国以及东亚国家的货币政策协调的历史。分析了中国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各种制约因素,如经济开放度提高、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降低、货币市场化程度较低等。提出了中国应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策略,以及中国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总体战略和双边、区域和多边措施。主要包括建立利率预警机制、人民币采取小幅、渐进的升值方式;通过加强与东亚各经济体的货币金融合作逐步实现“脱美元化”;大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倡议建立全球汇率稳定合作机制、积极参与和利用(320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新机制。  
其他文献
根据国际上的标准,中国在上世纪末就跨入了老龄化国家的行列。中国老年人人口众多、增速也很快。在我们国家,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比城镇更为明显。在人口老龄化发展过程当中,
适用范围:  小区、综合智能楼宇、工厂等报警    系统主要功能及特点:    根据小区住宅楼的情况及要求,本系统采用KC803小区总线制联网报警系统对整个住宅进行布点防范,在每一户住宅中安装一套相对独立的八防区防盗报警系统,每户设置一至两个红外/微波双鉴探测器、一至两个玻璃破碎探测器、一个烟感探测器、两对门磁开关、两个固定紧急报警按钮、一个遥控紧急报警按钮(可选),并通过485总线与小区报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