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杆状病毒ie0基因功能的研究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lj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e0基因是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的一个晚期基因,该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的高度保守性及多种结构域提示其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的重要性。利用Red同源重组技术,对BmNPV ie0基因编码不同结构域的序列以及整个基因进行敲除,构建ie0缺失型病毒,以野生型病毒为对照,研究ie0对病毒转录、复制及对宿主细胞致病能力、凋亡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ie0基因或编码各结构域的序列缺失后会对病毒产生不同影响:宿主细胞中完全缺失型和部分缺失型病毒的病毒滴度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完全缺失型和部分缺失型病毒基因组的拷贝数均与野生型病毒无显著差别;部分缺失型病毒晚期和极晚期基因的转录水平变化与ie0基因完全缺失型相一致,均显著低于野生型病毒,并且缺失锌指结构域编码序列的影响最为明显。MTT检测结果也显示ie0基因完全缺失后病毒对宿主细胞的致病能力有所下降。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ie0基因缺失型病毒转染的宿主细胞中抑制凋亡基因Bcl-2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而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水平下调;亚细胞定位显示IE0蛋白在细胞质、细胞核中均有分布,但主要位于细胞质。综上所述,ie0基因为BmNPV病毒增殖、基因组复制的非必需基因,但对病毒基因的转录具有调控作用,且影响最为显著的为锌指结构域的编码序列,同时缺失该基因后会导致宿主细胞凋亡水平下降。
其他文献
化石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愈发严重,迫切要求世界能源结构发生转变,绿色、可再生的新型能源开发与利用迫在眉睫。微藻以其生长迅速、油脂积累量大、CO2固定效率高、可去除污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