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相思白腐病病原鉴定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guo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木相思(Acacia melanoxylon)为含羞草科(Mimosaceae)金合欢属(AcaciaMill.)乔木,作为中短轮伐期珍贵树种,现已成为我国多个省份首推的相思树种。近年来,广东省部分黑木相思种植基地发生了一种新病害,该病害导致枝干枯死或植株死亡,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制约了当地黑木相思的推广种植。为此,本研究对广东省黑木相思病区进行调查,采集病组织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鉴定和致病性测定,以确定病原菌,并检测了不同无性系的抗病性,为进一步研究该病害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本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病害,黑木相思白腐病。该病害多于春季发病,发病率27%,主要发生在4~6年生树木,发病枝干直径约6~10cm,病斑梭形,主干或侧枝发病部位树皮下陷,病健交界分明,剖开树皮可观察到病健交界处有明显的棕色至黑色分界线。从发病部位的横向和纵向剖面可看出韧皮部呈褐色或棕黑色,木质部呈深褐色或黑色。发病多年的树木树皮开裂,剖开树皮可看到白色腐朽物。该病害造成黑木相思枝干一边枯死,严重时可致整株枯死。2、验证柯赫氏法则。通过病原菌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及再分离,初步判定黑木相思白腐病病原菌。使用目的菌株接种半年生和两年生黑木相思17号无性系植株,发病症状与林间自然发病症状相一致,再分离得到菌株与接种菌株相一致。接种后,在发病初期,病斑梭形,棕色至黑色,下陷,病健交界分明,交界处病斑颜色加深,剖开树皮有黑色分界线,病斑绕茎横向扩展至3/4左右;发病后期,枝干变色枯死,植株近根部有绿色小芽长出,严重时可致整株死亡。3、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完成病原菌鉴定。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获得的目的菌株在PDA平板上的形态特征为菌落白色,辐射状,菌丝稀疏,呈绒毛状,后变致密,呈毡状平伏于平板;愈创木酚反应8min后,滴定区域变浅红;菌丝透明,光滑,较直,具锁状联合,常从联合处分支,初期直径3.5~4.2μm,后期直径2.6~3.4μm;分生孢子圆柱状,薄壁,无色,内含有0~3个球状体,多数为1个,孢子大小5.6~9.4×2.5~3.5μm。利用引物ITS1/ITS4、ITS5/ITS4和ITS1-F/ITS4-B对目的菌株进行扩增,得到长度分别为558bp、577bp、726bp的序列,BLAST比对分析后显示目的菌株与Pseudolagarobasidium acaciicola同源性分别为99%、99%、98%。将测序结果提交到GenBank上,获得登记号分别为MF099657、MF135489、MF135490。结合形态学确定该病原菌为相思生伪壶担菌(P.acaciicola),其分类地位为真菌界(Fungi),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多孔菌目(Polyporales),原毛平革菌科(Phanerochaetaceae),伪壶担菌属(Pseudolagarobasidium J.C.Jang&T.Chen)。该菌种是我国新纪录种,也是世界首次报道的由相思生伪壶担菌引起的黑木相思病害病原。4、黑木相思不同无性系对白腐病抗性评价。结果显示,黑木相思6号、17号、20号、47号无性系对白腐病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初步认为,6号无性系为中抗,20号无性系为低抗,47号无性系为低感,17号无性系为高感。
其他文献
以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TMPS)、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原料合成了含硅聚氨酯小分子预聚体(IPDI-Si)。接着,以丙烯酸酯类单体为原料与IPDI-Si共聚,异
我国地震频发,地震常引起交通系统的严重瘫痪,地震诱发的次生灾害常造成多个路段被掩埋,进而使得救援工作不能顺利开展,带来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震后交通系统的正常
我国行政法及民法规范适用存在一定区别,在适用民法及行政法时,应了解其各自功能,避免用错造成不利后果。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行政法中适用民法规范的必要性、民法规范在
【目的】研究多品种海棠初花期物候特征,探究花期与温度的内在联系,并在品种水平上揭示花期稳定性差异及变化规律。【方法】使用67个海棠品种的4年初花期物候数据对多品种海
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交通运输系统应有效支撑保障疫情防控、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防止管控过度,努力减小对社会经济运行及人民生产生活产生的负面影响。
道德心理许可是近十几年来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指个体过去做了符合社会规范的、道德的行为,会允许自己在未来减少做道德行为,或者出现做不道德行为的现象。当
设计批评是设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设计实践为物质基础,运用设计史作为理论支撑,有着评价设计成果,指导设计实践的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当下中国设计批评的既有成果与现实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化与工业文明的不断推进,城乡二元结构分化的问题日益突出,在早期建设实践中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千村一面”的乡建活动使得乡村社会的文化根基受到极大冲击。为了逆转不平衡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近几年在“美丽乡村”、“乡愁”文化、“乡村振兴”等政策背景的演进中,越来越多的专业设计团队参与到乡村建设当中,在“地域性”、“文化性”等传统内涵的考量与表现上更趋多元化,如何通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毛石挡土墙应用普遍,不仅是因为毛石挡土墙的坚固,而且在工程中还能起到一定的围挡效果。但在毛石挡土墙的前期设计中,需要专业人员根据具体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