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腌制品偏好的社会学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8232853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不合理饮食行为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有科学研究表明,以腌肉、腌菜为代表的腌制品对人体有害,是食管癌的诱发因素之一。然而,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腌制品偏好却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这不禁令人发出疑问:既然腌制品对人体有害,为什么农村居民腌制品偏好现象会如此普遍?学术界对这一现象缺乏关注,因而也没有对农村居民腌制品偏好的行为逻辑进行强有力的解释。基于这一事实的存在,本文以苏北地区x村为个案,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收集资料,全面了解当地农村居民腌制品偏好的现象,分析农村居民腌制品偏好的内在逻辑,对农村居民腌制品偏好现象进行合理性的解释。在此基础上,探讨使腌制品偏好成为风险的动力机制,进而分析农村居民面对这种风险将会做出的行为选择。通过对农村居民腌制品偏好的主观态度、饮食腌制品的频率、腌制品的消费量以及农民对腌制品偏好行为的认知等几个方面进行考察,发现当地农村居民总体上存在腌制品偏好的事实。构成这种事实的内在逻辑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腌制品是上千年流传下来的习俗文化,习俗文化不仅使农民的腌制品偏好日常生活化,而且对农民自我认同的维护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二,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基于收入支配最大化的目的,节省消费支出,农民以现有资源和生产、生活方式促成了腌制品的存在;第三,农民的风险感知仅仅停留在对外显风险环境的认知。由于农村居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匮乏,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腌制品偏好这种潜在风险环境的存在。农村居民对腌制品偏好行为的预期是安全的。目前中国社会正处在现代性趋向的变革中,现代社会高度反思性的特征与日常生活发生了联系。随着人们对科学、专家系统的信任,饮食生活已经不再完全遵从于习俗文化或日常生活经验,而更多以科学地健康饮食为主导原则。在这种情况下,科学研究揭示出腌制品对人体可能产生的危害,腌制品偏好会给农民带来健康风险。于是,在传统性尚未消解,现代性已经嵌入到农村社会的时候,是否继续饮食腌制品需要农民做出选择。面对健康风险,农民的行为将表现为传统型、过渡型、现代型等三种类型。处于转型时期的农村社会,科学知识的渗入影响着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将潜在的习俗文化所具有的风险性显现出来,但习俗文化依然使人们惯习的实践着日常生活。因此,农村居民的腌制品偏好不可能在短期内消解。然而,腌制品的饮食习俗最终与健康饮食标准背道而驰,科学、健康的饮食方式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传统饮食习惯到现代饮食方式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全民生活的健康意识,更应该合理市场配置,有效调配农村资源,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最终实现建设全民健康社会的目标。
其他文献
综述了留置胃管的护理新进展,胃管的选择包括硅胶胃管、弯头胃管、一次性滴喷药胃管、带有三通阀的胃管、头皮针管代替胃管;胃管置入的具体方法包括:新生儿胃管置入法、儿童
<正>政府人事档案归档指的是在档案管理中依据相关法规和原则规定,按照科学的步骤把各类分散的人事材料进行收集和整理,以实现档案管理实效性的一种管理机制。从档案管理的流
解剖学,anatomy,是研究动物或植物结构的一支形态学分支,解剖学是一门非常古老的科学。应该说,早在史前社会,人类处于蒙昧之中,茹毛饮血之时,人类通过长期的实践,在狩猎与战
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是社会信息化环境下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但在现实工作开展中存有诸多制约,共建共享是一种更为优化的档案信息服务方式。本文介绍了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基
<正>压疮既往称为褥疮,是因为局部组织长期受压,持续性的缺血、缺氧和营养不良,导致皮肤及深部组织的损伤。难免性压疮目前尚无统一定义,多指因疾病或患者自身因素,非护理干
背景:运动性月经失调(EAMD)作为女性运动员三联征(FAT)的一部分,是女性运动员中常见的一个健康问题,其原因与能量可用率减少相关。本研究探讨了碳水化合物补剂改善EAMD的状况
1计划生育与计划生育技术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英文译名虽然沿用了国际上的“Family Planning”(Planned Parenthood),但实际上的含义比单纯的“家庭计划”要深刻得
为吸取今年以来全国发生的多起石油化工及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特大恶性火灾爆炸事故教训,切实加强我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消防监督管理,6至8月份,根据省消防总队的统一部署,全省各地开
针对传统LED调光电路的种种弊端,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PWM技术的带自动调节的LED调光电路。它不仅能有效抑制电路瞬态等不稳因素对LED等带来的损害,有效保护LED,而且与专用驱动
榜样精神是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精神在革命斗争中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了理想信念奋斗的精神象征。榜样精神蕴含着对党忠诚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