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竞争心理特点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lj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当代大学生竞争心理及其与一些人格特征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探讨.整个研究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从社会现实特点和大学生实际出发介绍本研究的问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综述了有关竞争心理的理论与实证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二章通过对大学生被试的开放式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提出竞争心理系统的基本层次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编制大学生竞争心理预试量表,用此量表对485名大学生进行测量,采用因素分析方法对大学生竞争心理的基本维度与模型构成进行了分析与验证.第三章使用本研究编制的大学生竞争心理量表对1306名大学生被试正式测量,比较他们在竞争心理各层面上的差异以及在年级、性别、家庭所在地和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表现的竞争心理的特点.第四章采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及路径分析等方法对大学生竞争心理与"大五"人格特征、成就动机和控制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第五章为了探讨大学生的内隐竞争倾向是否存在,考察内隐竞争与外显测量结果的一致程度并探讨男女学生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设计了两个实验.实验一考察被试对竞争图片与非竞争图片的潜在反应情况,实验二考察被试对竞争词与非竞争词的潜在反应倾向.结果发现:外显竞争与内隐竞争的表现具有一致性.竞争测量中高分组大学生的内隐竞争倾向明显地高于中低得分组,中分组大学生的内隐竞争倾向也明显地高于低分组.同时,内隐竞争倾向还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男大学生的内隐竞争倾向比女大学生的内隐竞争倾向强.第六章主要就研究的测量工具、大学生的竞争心理特点及其与其它人格特征的关系、影响竞争心理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概括.
其他文献
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发展农村教育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教育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和农村发展的
跳高运动员比赛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比赛的结果,是影响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探讨跳高运动员的比赛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运动训练学研究的发展,进一步深化竞技运动测评理论的研
“教学秩序”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日常概念,课程与教学论的经典范畴中尚缺少这方面的专题研究。本研究选择“教学秩序”为关键词,就是想充分吸收“课堂纪律”、“课堂管理”等方
人们接受信息的习惯乃至生活方式正接受着"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的影响,微博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探析大学生微博使用现状,研究媒介素养教育提升的途径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