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当代大学生竞争心理及其与一些人格特征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探讨.整个研究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从社会现实特点和大学生实际出发介绍本研究的问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综述了有关竞争心理的理论与实证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二章通过对大学生被试的开放式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提出竞争心理系统的基本层次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编制大学生竞争心理预试量表,用此量表对485名大学生进行测量,采用因素分析方法对大学生竞争心理的基本维度与模型构成进行了分析与验证.第三章使用本研究编制的大学生竞争心理量表对1306名大学生被试正式测量,比较他们在竞争心理各层面上的差异以及在年级、性别、家庭所在地和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表现的竞争心理的特点.第四章采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及路径分析等方法对大学生竞争心理与"大五"人格特征、成就动机和控制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第五章为了探讨大学生的内隐竞争倾向是否存在,考察内隐竞争与外显测量结果的一致程度并探讨男女学生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设计了两个实验.实验一考察被试对竞争图片与非竞争图片的潜在反应情况,实验二考察被试对竞争词与非竞争词的潜在反应倾向.结果发现:外显竞争与内隐竞争的表现具有一致性.竞争测量中高分组大学生的内隐竞争倾向明显地高于中低得分组,中分组大学生的内隐竞争倾向也明显地高于低分组.同时,内隐竞争倾向还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男大学生的内隐竞争倾向比女大学生的内隐竞争倾向强.第六章主要就研究的测量工具、大学生的竞争心理特点及其与其它人格特征的关系、影响竞争心理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