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感知和作为两次跨文化交际过程的翻译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q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目的就是要讨论文化感知对作为两次跨文化交际过程的翻译的影响并提出降低这种影响的一些建议。为了便于说明,本文在结合现有的翻译模式、翻译的文化转向和跨文化交际的有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翻译模式。新模式明示了文化感知对翻译的两次交际过程影响的可能性。在随后的对新模式的说明中,借助于卡特(Katan)的感知过滤理论和有关不确定性规避理论(UncertaintyAvoidance)来说明为何具有过滤作用的文化感知对翻译过程的会有影响和文化感知多元化(diversity of cultural perception)可能会对翻译过程造成问题和困难。接着通过对翻译实例的分析来说明文化感知及其知多元化(diversity of cultural perception)对翻译造成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具体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最后本文在Gudykunst的焦虑/不确定性处理理论(AnxietyAJncertainty Management Theory)的基础上,从跨文化交际学角度在理论上提出了克服文化感知对翻译过程影响的对策。 本文指出,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对不确定性的规避是人类共有的普遍心理,为了规避不确定性,交际者有两种选择:要么中断交际,要么设法降低不确定性。就作为两次跨文化交际过程的翻译而言,译者或读者在解读(decode)文本时要降低不确定性有两种重要的选择:其一就是从源语文化的感知角度去解读源语文本或译本;其二就是用自身的文化感知去解读源语文本或译本,之所以采取这种方法,是由于译者或读者对源语的语言文化不了解、了解不足或者缺乏必要的文化能力,从而不能做到移情所致。 不同的文化之间必然存在价值系统的差异,而文化感知主要是由文化价值系统决定的,因而不同文化之间也存在感知的差异,即存在文化感知的多元化。由于感知是对外部刺激(在翻译中这种刺激可以是单词、短语、话语或文本)的解读、理解、解释的过程即归因过程(Attributional Process),感知的多元化使得对同一刺激归因存在着多种可能。在翻译过程中,由于源语文化感知和目的语感知之间存在差异,当译者或读者依赖自身的文化感知(目的语文化感知)去执行解读的归因过程的时候,将导致以下这种现象:译者或读者解码所得到的信息将不同于源语文本所表达的信息;由于不同译者和读者之间文化感知也存在差异,
其他文献
《玄怪录》与《续玄怪录》是晚唐牛僧孺和李复言撰写的一部笔记小说,具有很高的语料价值。本文从构词法的角度,全面统计了《玄怪录》与《续玄怪录》中的复音词,通过对其中的复音
临床上应用超分割放射治疗疗效不一,为了了解超分割放射的生物学特点,本实验采用200μm直径HeLaS-3球体为模型,从生长、集落形成率和细胞周期变化(用流式细胞计)等方面比较单
目的本研究利用抗原抗体免疫反应的原理,研制一种可同时快速检测多种蛋白的蛋白芯片,用于细胞膜表面抗原的检测.方法将抗细胞表面标志CD抗原的CD系列抗体蛋白固定在醛基玻片
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1995-2004年湖北省畜牧业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湖北省畜牧业生产前沿函数,并根据弹性系数说明了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
传统的刚性承压板变形试验方法无法解决层状岩体的变形特性问题,而分层弹模计算方法则可以通过一次试验求得不同岩层的模量,因此,需在传统的承压板法变形试验基础上发展一种
“二拍”成书于明末崇祯年间,是第一部由作家独立创制的话本小说集。也是明代末期白话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基本上反映了17世纪上半叶汉语的语法事实。 从共时看,“二拍”
随机数据的产生是随机模拟研究中重要的一环,通过数学推导和软件应用可以产生各种分布类型的随机数据,仅以单变量、多变量以及生存时间随机数据的生成及其实例介绍其SAS实现
从优化国防经费投资决策的角度,结合"渐进式采办"的思想和实物期权的理论,构建了装备采办最优投资决策模型,分装备研发和装备应用两个阶段对军方最佳的投资时机进行了深入的
目的:用两种不同的免疫组化方法二步法和三步法分别在胃癌组织中进行ER-α36染色结果的比较,寻求不同免疫组化原理的染色试剂盒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利用两种不同的试剂盒
无先兆偏头痛病因复杂,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本病是由于大脑神经元兴奋性增加,使诱发偏头痛的阈值降低,激活三叉神经系统,释放血管活性肽类物质,导致血管扩张和中枢致敏,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