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间歇性低压低氧对发育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脏的保护作用及其细胞分子机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blueb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大量研究表明,慢性间歇性低压低氧(CIHH)对成年大鼠具有明显的心脏保护作用,显著提高心肌抗缺血/缺氧能力,减轻缺血/再灌注后心脏舒缩功能的降低,减少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幼年动物心脏与成年动物心脏在形态、功能等多方面存在差异,而有关CIHH对发育心脏作用的研究甚少。本研究旨在探讨慢性间歇性低压低氧对发育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以及ATP敏感钾通道和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在心脏保护中的作用。方法:84只雄性Sprague-Dawlay (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ON)、CIHH处理28天组(CIHH28)和CIHH处理42天组(CIHH42)。CON又分为CON28和CON42,分别与CIHH28和CIHH42动物体重相匹配。间歇性低氧处理组动物于低压氧舱分别接受28天、42天模拟3000米海拔高度(PB=525mmHg, PO2=108.8mmHg)的低压低氧处理,每天5小时。对照组动物除了不接受低氧处理外,其它处理均与间歇性低氧组动物相同。每周固定时间测定动物体重及观察一般活动状态。动物麻醉、开胸,分别从左右心室取动、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离体心脏利用Langendorff灌流给予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处理,观察心脏功能的变化。实验结束后称取心脏重量,迅速剪下左心室测定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AC)。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在缺血与再灌注不同时间,对CIHH动物应用KATP通道阻断剂格列本脲(GLY)、线粒体ATP敏感性K通道阻断剂5-羟基葵酸(5-HD)和特异性线粒体转换孔开放剂苍术苷(ATRA),对CON动物应用线粒体ATP敏感性K通道开放剂二氮嗪(DIAZ)和特异性线粒体转换孔阻断剂环孢素A(CSA),观察动物心脏功能的变化。结果:基础状态下,CIHH大鼠冠脉流量较对照大鼠明显增多,其余心功能参数与对照大鼠无差异。缺血/再灌注导致动物心功能受损、心肌超微结构损伤,但两组动物具有明显差异。CIHH大鼠缺血/再灌注后心脏功能的恢复明显好于对照动物,表现为左心室发展压(LVDP)和左心室最大压力变化速率(±LVdp/dtmax)恢复增加(P<0.05),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恢复降低(P<0.05)。CIHH大鼠心肌抗氧化能力明显增强,缺血/再灌注后心肌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减轻。CIHH42大鼠抗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强于CIHH28大鼠。GLY、5-HD和ATRA,可明显抑制CIHH大鼠心脏缺血后左心室功能的恢复,表现再灌注中LVDP和±LVdp/dtmax明显降低,而LVEDP明显升高。相反, DIAZ和CSA可使CON大鼠产生心脏保护效应,表现为再灌注中LVDP和±LVdp/dtmax明显升高,而LVEDP明显降低。结论:慢性间歇性低压低氧可增强发育大鼠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能力,具有明显的心脏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与心肌抗氧化能力增强、冠脉流量增加有关,可能通过开放细胞膜,尤其线粒体膜ATP敏感钾通道、抑制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所实现。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本室培育的人白细胞介素-12(human interleukin 12,hIL-12)转基因马铃薯,探讨hIL-12的纯化工艺,并埘hIL-12的生物学活性进行鉴定。 方法:液氮研磨转基因马铃薯,加入蛋
胚胎着床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活化的胚泡与进入接受态的子宫内膜之间建立联系。在啮齿类动物,着床过程启动后,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发生广泛的蜕膜化,为接下来的胚胎及胎盘发育做准
本文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分析系统,对长白落叶松(Larix.olgensis Herry.)、日本落叶松(Larix.kaempferi Carr.)、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 Rupr.)三种不同的落叶松盆栽幼苗在自然
2006年7月至2007年12月,采用“非浸没培养皿法”(non-flooded Petri dish method)和活体观察法对小陇山自然保护区麻沿林区的土壤纤毛虫群落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利用花盆实
考虑到世界范围内的植物分布模式极其相似以及西药中包含有大量天然药物信息的事实,我们推测尽管用于治疗同一种疾病的中药和西药的植物来源不一定相同,但是二者的活性成份在分子结构上有可能是相同或相近的。这些信息不但可以证明中药疗效是有物质基础的,更为重要的是,可以用来指导组合药物设计。为了验证这一猜想,本论文借助化学信息学的方法、技术对中西药物化合物作了整体结构相似性比较。通过比较中药化学(TCMD)和综
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的本质是新陈代谢。能量和物质在生物体内不断流动,并通过化学反应网络系统为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而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并不是完全自发进行的,而是靠生物催化剂—酶来催化的。本研究以肉鸡和蛋鸡作为模式生物,对我室使用芯片在肉鸡和蛋鸡骨骼肌中发现的一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验证,并对该差异基因进行初步的功能研究,为解释蛋鸡肉鸡巨大表型差异提供线索。PDK4在骨骼肌糖代谢中发挥重要功能。本室芯
果蔬采后病害导致的巨大损耗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其中微生物侵染是造成腐烂的主要原因,由此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目前控制采后病害的主要手段是使用化学杀菌剂,但其在果蔬中的残留
学位
膜荚黄芪[Astraglus membranaceus(Fisch.)Bge.]为大宗中药品种,为补气固表之圣药,国内外对黄芪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药理药化及栽培技术等方面,对种子的生理生化活性及生态特性的研究
植物遭受盐胁迫、干旱胁迫等外界胁迫时,会在细胞内产生大量活性氧(ROS)。ROS在植物体内过量积累,会对植物细胞造成氧化伤害。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主要依靠AsA-GSH循环清除植